听见未来 从小开始
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为市民义诊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为提高市民对残疾预防、康复及保护听力的意识,宣传普及安全护耳知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护耳日”当天,由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武警总队医院等医疗机构和部分县级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组成的义诊医疗组,前往犍为县罗城镇开展义诊活动。
现场讲解>>>
新生儿听力筛查很重要
义诊现场,医护人员不仅耐心地为过往市民进行耳部检查,还特别准备了耳鸣及儿童听力筛查的健康知识宣传资料,让大家认识并重视耳部疾病,学会早发现、早治疗。
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叶刚向市民介绍,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但它的健康却常常被人们忽视。特别是婴幼儿,耳的健康更加重要,别因家长的一时疏忽,造成孩子终身的遗憾。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全国范围内听力障碍残疾人口达2000万,长期居于各类残疾之首。”叶刚说,对一个听力障碍的儿童来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及时发现问题是父母的第一要务。
临床上,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的重要手段。“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至3天时应接受专业人员听力初筛;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应在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叶刚说,如果新生儿在听力初筛时未通过,家长应充分重视,需要在42天左右进行复筛。若复筛仍未通过,家长应在3个月内携带初筛和复筛报告单,到指定听力诊断中心对宝宝进行系统听力学检查,以确定听力状况或听力损失程度。
“总而言之,耳部问题,首先要确诊,然后是治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日常的预防。”叶刚提醒,避免或者减少接触噪音,慎用耳毒性药物,少用耳机、耳麦,养成爱耳、护耳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避免听力障碍,才能听见美好未来。
专家答疑>>>
胎教时别给宝宝“戴耳机”
临床上,初次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新生儿其实并不在少数。这时,家长无需过分担心,一般来说,经过科学、系统的干预,绝大多数宝宝可以进入一个有声世界。
下面,就由叶刚为家长最困惑的儿童听力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
问题一怀孕时进行胎教,将耳机放在肚子上给宝宝听音乐,会影响胎儿的听力发展吗?
答:不建议妈妈将耳机直接放在肚子上给宝宝听,节奏过强、力度过大的音乐,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听力下降。此外,电脑辐射是导致婴儿听力残疾的危险因素。在怀孕期间高频率使用电脑的孕妇,其下一代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性可增加数倍。除电脑外,微波炉、手机、电视等辐射源也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问题二刚出生的新生儿,家长该如何观察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
答:观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吸吮喂奶观察法:婴幼儿在喂奶时给一定的声音,最好在宝宝吃得最尽兴时,给短暂的敲击声(1秒左右)。正常情况下,宝宝吸奶的节奏或动作会改变甚至停止吸奶,有时也会出现眨眼睛、面部和手足抽动等。第一次可以给中等强度声音,若有反应,下一次减小声音;若没有反应,则可增大声音。
睡眠测试法:婴幼儿入睡时(浅睡状态),在两耳侧分别敲铃,观察孩子会不会被响声惊醒,或出现眨眼、身体抽动等动作。当睡深时,可捏鼻子使宝宝快醒,醒来前再重复测试。
转头测试法:针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让婴儿坐在母亲的膝盖上,给他一个小玩具吸引注意力。另一个人在孩子身后左、右两侧分别突然敲铃,观察孩子是否会主动去寻找声音。
问题三如果第一胎听力有问题,想怀第二胎该如何准备及处理?
答:有这样情况的父母建议到医院进行基因筛查。因为第一胎宝宝听力有问题,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可能不是,需进行基因筛查,判断宝宝出生后发生耳聋的概率。
问题四人工耳蜗植入是否必要,最佳年龄是几岁?
答:对于严重的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往往药物治疗和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较差。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是年龄越小越好,手术条件好的儿童可考虑在数月大时进行手术。因为植入人工耳蜗后大多数情况仅仅是提供了患儿听力,但宝宝要学会讲话,还需要大脑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这一中枢大约在5岁左右完成发育。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宝宝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需尽快考虑手术,否则,如果孩子年龄太大,错过了言语中枢发育的“黄金时期”,再植入人工耳蜗,宝宝也只是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懂讲话,是非常可惜的。
记者戴余乐文/图
新闻推荐
《小城轶事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大年初五上映 川味喜剧带你欢乐过新年
本报讯(本报记者文/图)今年大年初五,由乐山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天音奇林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小城轶事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即将在影院与大家见面。记者了解到,该影片在乐山全程拍...
犍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犍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