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嘉定府(19)

三江都市报 2017-08-10 08:02 大字

犍为犀江门 唐长寿 摄清代的城市建设承先启后。清初战乱,州县城市建筑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康熙九年,王沄在其游记中载道:“至嘉州,州治未被兵残,庐舍完整,为仅见云。”其实,州署、文庙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过较四川其他州县的状况好一些罢了。大致从康熙年间,开始了府、县两级城墙、官衙庙祠、民生公共设施等的建设。

府城建设中,重点是城墙的建设。清初,南城墙受大渡河洪水冲击,多次修建。最重要的是两次:

一是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堤尽坏,丽正门崩入二百余丈,长如之,当事者随修筑完固,然自是城滨于水”,“水刷城根”“城堤合一”,出现令人惊叹的千米红墙直搏浪涛的景观,成为了今日乐山名城一景。

二是嘉庆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1811~1812年),知府宋鸣琦和乐山县知县龚云舫主持在南城墙外布石融铁,添作13矶(堵水台),极大地加固了南城墙的防洪能力。自此之后,嘉州城墙再未发生冲塌事故。

到清末,明城东、北附城新增了大量居民区,且“民居栉比,富室居多”,李蓝起义后,为保护居民计,知府朱庆镛主持增修外城墙,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修筑完工。外城墙自草堂寺外得胜门起(经草堂寺后山)至嘉乐门过福泉门,迄肖公嘴止,全长约5200尺。有城门17座:得胜、嘉乐、兴发街、承宣桥、平江、人和、大码头、二码头、三码头、水星、福泉、太平、涵春、天禄、紫气、凌云、安澜门等。其中,临岷江城门15座,均为“水门”。洪水季节,船只可直入城门。至此,嘉州古城城门多数为“水门”的特色完全形成。

外城城墙建筑与明城垣有所不同,即墙体和城门门壁仍为红砂石,而雉碟(垛口)、门券则为青砖,形成上砖下石,红黑相映的别具一格的红石城。至此,嘉州古城形成了内城墙一圈、外城墙半圈的两重城墙的奇特布局。

从1928年起,“以开办马路,北门及福泉两门与大码头外城均被拆毁矣”(民国《乐山县志》)。嘉州城墙在外城墙建成仅64年后,便开始遭受建设性破坏,嘉州城城墙自然今非昔比了。现在,明城墙存约2600米,城门5座,即丽正门、会江门、拱辰门、育贤门、来薰门。其中,丽正门(俗称铁牛门)门洞作前后四出门,四门券拱顶交会于穹心作“十字交叉拱”,在古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外城墙约存600米,城门4座:平江门、人和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总算保持了嘉州城墙的轮廓,仍能体现出嘉州古城墙的特色。

犍为县城东城墙临岷江,常遭洪水侵害,乾隆中,“随时培补”,“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冲塌犀江门左九丈余。……十九年,冲塌犀江门城楼并嘉会、忠孝两门城身共二十八丈。魁星门、南门、西门共一百一丈余。”知县王梦庚补修。“修犀江门时,掘土得巨石如犀。解成十三柱,各长一丈,宽尺五寸,间竖阳青门外右面城身,故此段独固云”(民国《犍为县志》)。即东城墙南段以石柱13根为骨架重筑城墙,从此东城墙矗立江岸,无水患之忧,又因犍为城墙在乾隆时塞小北门后只有9座城门,故犍为有“九门十三柱”之说,后人传为美谈。同治年以后,城墙仍有增修,故民国《犍为县志》载:“经乾嘉同光宣六朝十余次之培修,始建完好。”到今日,城门不存一座,“九门十三柱”之说已成旧话了。

新闻推荐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宋华春(后排右三)与学生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不大,但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该校体育教师团队便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或跑步、或跳台阶、或举哑铃…...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