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波 与更多人分享新时代新故事
袁海波近影《彝族小兄弟》手机人像■记者张波
人物
袁海波,40岁,网名“yb大叔”,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抖音200万粉丝博主,不远摄影工作室创始人,12年资深人像摄影师。作品曾入选《2013年四川省新人新作影展作品集》,热衷于手机拍摄技巧的研究与分享。
印象
认识“yb大叔”,源于前不久一条上了乐山热搜的短视频。视频中,光头摄影师“yb大叔”从不同视角拍摄和记录了洪峰过境时的乐山,几个画面的衔接,让人对洪水给乐山人生活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条小视频显示有9.2万人次观看。
见面后得知,袁海波是土生土长的乐山人,国家电网乐山供电公司员工。10多年来,他热衷摄影,细心观察,业余时间走遍乐山的角角落落,追寻云南和川西高原的阳光,用相机和手机记录下生活中最平凡的景物以及为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人。
对话
记者:您从事电力工作,是怎么走上摄影之路的?
袁海波:我想我的骨子里、潜意识里就喜欢摄影。小时候拿胶片相机拍过,但那时候比较懵懂,又没人教,后来就不了了之。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工作,对马边、峨边、金口河的山水、人物有着不同的感情,拾起相机是为了记录下在基层生活的点滴。那时候我买了单反相机,和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一起出去采风,拍人像也拍风光,他们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摄影前辈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不断成长。这期间,我拍摄的一张峨边水电站的风景照,在公司摄影新人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给了我很大动力。
这几年通过慢慢摸索,我发现好的照片需要传达出拍摄者当时当下的感情,而不是简单复制面前的景色。比如拍风,要让看图者能感觉到风,或温柔或凛冽;拍水,要让看图者感觉到水,或宁静,或狂暴;拍人,要让看图者读懂人物的所思所想甚至感情。
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拍照功能比以前有了更大进步。多镜头模组的加入,让手机获得了应对更多场景的拍摄能力。带上手机旅行,我喜欢随手记录、随手可得的感觉,通过摄影表达自我。
记者:您是如何成为一名拥有200万粉丝抖音博主的?
袁海波:很多人都喜欢拍照,希望在晒照片时能让朋友眼前一亮,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利用光和影,怎么把照片拍得更唯美,大家可能觉得,只有单反相机才能拍出所谓的大片。
其实,不管是旅行还是生活,微信朋友圈只是我们传播情绪的载体,一切随心。记录生活、美景,有时候不用专业设备,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够了。
为了解决当下手机摄影的误区,今年疫情期间,我开始学习视频剪辑,尝试向网友分享手机摄影小技巧。“如何拍出有风格的纪实人像”“拍瘦秘籍”“人多的景点怎么拍?”“老巷子怎么拍”“稻田人像怎么拍”……我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把生活中、旅途中随处可见的内容作为主体,把爱人和爱人的朋友作为模特,没有高大上的理论,边视频语音讲解边分享美图,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喜欢。
记得有一条我在川西塔公草原讲解用光的视频,每个角度一变换,人的胖瘦、明暗就出来了,视频点击量超过4000万人次,粉丝也很快达到200万人。
我拍摄的视频和照片,主要集中在乐山,比如峨眉的罗目古镇,五通桥的黄花风铃木,夹江的网红打卡地和稻田,以及太阳岛、乐山大佛等,这些乐山人熟悉的人文风光,都可以用手机拍出令自己满意、令他人赞叹的美图。
摄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让每个人都能学会摄影、拿出手机就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是我分享摄影知识的目的。我把家乡作为取景地,是因为家乡是我拔不走的根,希望家乡能够越来越美丽,我更想把家乡的美展示给更多人看。
记者:您分享的摄影作品洪水中乐山人的生活上了热搜,这也是您记录的一部分吗?以后有哪些打算?
袁海波:摄影是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记录,摄影记录的不仅是诗和远方,还有身边令人难忘的经历。每次洪峰过境,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洪水。今年夏天,我们生活的城市也经历着洪水的考验,肩扛自行车的小伙子、涉水而行的大爷、救援人员在洪水中的一次次救援、狗狗叼着玉米棒子在水中玩耍……这些都是我们在洪水中经历的每一个瞬间,摄影人用清晰的视角呈现出来,让大众获取更多的“新闻现场”,这就是摄影人的快乐和收获。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我的照片都是碎片式的记录,但也充满了时代的张力。站在不断前行的时代面前,我将不停地按下快门,记录下变革中的一个个瞬间,与更多人分享新时代下的新故事。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记者张斯炜祝贺8月18日,乐山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市首次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直面洪水考验,各地各企业在一线...
夹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夹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