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林:磨笔六十载 墨香扑鼻来

绵阳日报 2019-03-23 07:30 大字

王晓林进行书法创作

宁静致远(篆书)

“以金相交”警句(楷书)

把一件事作为一生的追求,坚持60年,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中国书画协会理事、绵阳市书法家王晓林用60载光阴,孜孜不倦地追求书法艺术的至臻至纯境界,以书德双馨享誉书画界,他历经磨难成就书法艺术的励志故事,成为众多书法爱好者的楷模。

□本报记者陈荣文/图

习以勤: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晓林1955年出生于成都,故乡乐山。王家是书香门第,与郭沫若家族是姻亲,读书写字,是王家子弟的必修课。5岁时,父亲开始为王晓林启蒙。每天父亲写好一两个字,王晓林照本临摹,功课每天大字5篇,小字2篇,日日坚持不辍,这一坚持就是整整60年。

成功永远是苦难磨出来的。王晓林七八岁时,父亲因“成分问题”,全家被遣送回乐山老家。后来,舅舅知道了王晓林的书法天赋,给他找了个书法老师,就是后来成为乐山市书协主席的宋万灵。在宋老师的教导下,王晓林学习行笔方法,从篆书入手,逐步学习隶书、草书,最后苦攻楷书,掌握中锋行笔的窍门,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初中时,有同学向王晓林求字,增加了王晓林练习书法的信心。虽然当时家境特别困难,但他每天坚持刻苦练习,他的字里行间,融入了坚韧的气质。

高中毕业后,王晓林到乐山东风公社当知青。知青的岁月少不了艰辛,但对他来说更是一种磨砺,他省吃俭用买宣纸练字,书法“日课”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同时,他在农村学会了泥瓦匠、石匠、木匠、厨艺等多种技艺,从此,王晓林的书法中,多了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

成以恒:遍求名师融大器

1978年,当了5年知青的王晓林被招工到绵阳石油公司工作,从此,他在绵阳文化历史的濡染下,勤耕砚田,书艺不断精进。王晓林工作中经常要坐火车出差,每次他都带上纸笔,一有空就练习书法。

1981年,王晓林长期在北京出差,恰好有段空闲时间,他就带上乐山出产的“夹江”宣纸,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拜访中国书法名家启功,请启功先生试纸。王晓林趁机谈起乐山和峨眉山的风景、人文,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多次拜访后,启功先生就对王晓林的书法指点一二。王晓林也不再拘谨,常常给启老先生露一手川菜技艺……对于书法学习,启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勉励王晓林从古人前贤处学习书法的精髓。工作之余,王晓林时常跟随陪伴在启老身边,一晃就是几年,他一边在生活上照顾启老,一边学习启老的行笔风格和人品道德,收获颇丰。王晓林临摹启功先生的书法,几乎达到乱真的效果。王晓林谦称是启老的“书童”,书法界则视王晓林为启门“入室弟子”。

为了让王晓林吸收更多的书法“营养”,启功把王晓林介绍给中书协名誉主席权希军。在权老指点下,王晓林再一次从头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和王蘧常的“章草”法帖,书法技艺进一步提升。之后,权老又把王晓林推荐给文化部培训中心的刘文华先生。王晓林一个月向刘老师寄一幅作品,一季度上北京一次,向刘老师当面交几幅作品,当面请教。后来,在刘文华的引荐下,王晓林又得以向四川书法大师洪厚甜求教,汲取更多书法“营养”。

刘文华和启功一样告诉王晓林要临习古人书法,放弃“启体”。王晓林听从师教,告别“启体”。每周一三五学习古人临帖“早课”,二四六进行书法创作,历经数十载磨砺,终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行书、楷书风格,赢得了业界的赞誉,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当选为中国书画协会理事。

臻以德:德艺双馨铸书魂

走进王晓林的书法工作室,满屋书香扑面而来,他用小楷书写的欧阳修《秋声赋》,融汇多个名家之精髓,用行书书写的苏轼《前赤壁赋》,灵动而飞扬,仿佛要脱纸而出。

虽然墨迹已遍华夏,可王晓林对书法艺术的更高追求,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他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我否定,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真、草、隶、篆、行几个字体一一练习,从古代走到现代,又从现代回到古代,在循环中悟道,找寻对书法的更高层次感知。

“学习古人的书法,有如夜行之中探寻书法的真谛,只有冲破黑夜,我们才能看到古人书法的绝妙之处,才能加以学习和借鉴,直到能够实现自我创作。”对学习古人的书法,王晓林有自己的见解。“要学好书法,必须要有好的人品。”把“德”放在学习书法的首位,这是王晓林践行的准则。

王晓林有个幸福的家庭,与妻子韩英相伴近40年,始终恩爱如初。丈夫酷爱书法,韩英全力支持,自愿承担更多的家庭琐事,王晓林亦深深感激,在事业上更加奋进不已。

高超的书法技艺和高尚的情操合而为一,让王晓林的书法人生德艺双馨,日臻佳境。

新闻推荐

四川福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15品牌企业展示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地处乐山市夹江县青衣江河畔。公司已取得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三级承装(修、试)设...

夹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夹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