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与乐山的故事
作家朱自清图据百度乔德芳 刘丽萍
朱自华,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北部小城东海县,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名为“朱自清”,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为“佩弦”,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朱自清是新文学诗歌大家、散文大家、著名学者,他的《背影》《荷塘月色》《春》等作品是新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我们特别喜欢朱自清的作品,敬佩他的品德,可是总感觉朱先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特别遥远。但是,自从阅读了今年2期《黄河》文学杂志刊登的蒋蓝的中篇纪实文学《朱自清与成都》以后,我们欣然发现:朱自清竟然与我们乐山有着若干情缘,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并不那么遥远!
蒋蓝的纪实作品材料丰富,构思精巧,用从容优雅的笔触,精美流畅的文字,叙述了朱自清抗战期间在成都的过往: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大、清华、南开和同济大学等渐次南迁,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0年的昆明蒙自物价飞涨,朱自清与妻子商量后决定,举家搬迁到当时物价相对便宜的成都。因此,1940年夏季至1946年夏季,朱自清断断续续地在成都度过了近两年清贫而忙碌的时光:苦读笔耕、著书立说、宣传抗战、照顾家人、以文会友等。蒋蓝将才华横溢、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朱自清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该文还讲述了朱自清与乐山情缘的几个故事。
故事之一:撰文点赞普益图书馆
上世纪20年代,爱国人士冯月樵先生与几个好友集资,在成都祠堂街少城公园对面的牌坊巷口处,创办了一家普益阅报室,提供省内外十几种报刊给读者免费阅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月樵愤于日寇入侵,国家民族危亡,在成都与黄启明(中共地下党员)合办了《救亡日报》,宣传抗战,呼吁民众救亡。为了普及读物,他们用铅字排版,选用夹江土纸印刷“活页文选”,成本低廉,传播广泛,深受民众欢迎。
抗战初期,冯先生又在少城公园内租得一间房屋,开办小型图书馆,取名为普益图书馆,并将历年所藏新旧书刊和字画等公开陈列,任读者取阅。
1940年8月,朱自清由昆明到成都休假、探视家眷,长住了一年时间。当他得知冯月樵开办普益图书馆的消息后,主动前往拜访。此后,他们二人交往频繁,非常友好。
朱自清还撰写并在媒体发表了《普益图书馆记》,他对冯月樵历经世变却锲而不舍的学人本色、“普益民众”“启迪民智、促进学术”的善举特别点赞。朱自清还将该文抄了一份寄给了当时在乐山的叶圣陶,1940年12月24日,叶圣陶在日记中记载:“晨得佩弦书,抄示所作《普益图书馆记》和萧公权诗三首。”
故事之二:写信到峨眉借书
1941年,成都也出现了物价飞涨的情况。虽然朱自清收入不错,可是他家庭负担重,供养人口多,物价飞涨则加剧了生活困难。虽有若干好友给予朱自清家一些接济,但也只能稍微缓解一下困难而已。
面对清苦忧烦的生存态势,朱自清只能拼命写作、举行讲座等。
由于在成都家中,几乎没有什么藏书,朱自清只能凭记忆写作《古诗十九首释》。他针对中国古代的诗文评释,要么是作音韵训诂、征引典故的考论,或者是作兴象玲珑、辞采华茂的体验,他决心将二者结合起来,以现代人的学术眼光和审美情趣来重新阐释。其中既有对诗歌曲事的注解考证,又有着诗歌意蕴的鉴赏批评,形成了朱自清特有的诗歌阐释观,亦成为古诗研究的典范之作。
四川大学教授徐中舒对古诗十九首的小考证被朱自清特别看重。为了写作和研究,朱自清特别写信到峨眉,向徐中舒借阅其作品《古诗十九首考》。徐中舒在《忆佩弦》一文中叙述:“抗战时朱自清随学校迁到昆明,战前的刊物在这些地方很不易找。他从昆明休假来成都以后,就写信到峨眉,要我的《古诗十九首考》,他在轰炸中怕我仅存的单行本遗失,他抄了一份之后,仍然将原本寄还了我。”
滴水见太阳。朱自清的艰苦奋斗,严谨自律,由此可见。
故事之三:游览乌尤寺大佛寺
1941年8月,朱自清在成都九眼桥码头乘船顺岷江、长江一路向东,抵达了重庆。这期间,船在嘉定短暂停留时,他游览了乐山风景名胜。朱自清在一封写给“七嫂”“九妹”等人的信中,叙述了他在嘉定逛乌尤、观大佛等诸多事宜。
信中谈道:“岷江多曲折,船随时转向,随时有新景可看。江口以上,两岸平原,鲜绿宜人,沿河多桤木林子,稀疏瘦秀,很像山水画。”
信中还谈道:“(在)嘉定去逛了乌尤寺、大佛寺,也吃了江豚。乌尤寺的悬岩还雄壮,大佛大得很。”
也许,因时间紧迫来去匆匆,朱自清无法仔细游览乐山,不然,会留下更多精彩的文字。
新闻推荐
建成全省首个“无违建县”,铁腕打好环保攻坚战,“一个公章”集中审批——夹江:硬作风打造软环境
本报讯(记者杨心平)日前,碧桂园落子夹江,拿下首进乐山的78.18亩开发土地。作为中国地产前三强,碧桂园的投资选择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投资环境好,市场好。”四川省碧桂园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夹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夹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