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本土表达
《青江流韵》封面朱仲祥 文/图
作为千年纸乡走出的作者,我十分熟悉夹江文学,如同熟悉这片被称作“类吴中风物”的土地。因此,对于夹江文学作品的本土化表达,我感同身受。近日收到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的《青江流韵》,翻阅其中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曲艺作品,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切。
夹江文化馆和县作协,坚持办刊近十年,实属不易。所以有必要对十来年发表的作品做一个检阅,于是有了这本《青江流韵》的问世。我知道当地的办刊方针,就是立足本土文学资源,面向夹江文学作者,记录时代发展,讲好夹江故事。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大多和夹江本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有关,作者以当今时代的全新视角,去记录身边的人物和故事,去表达各自的思索和感悟。在这样一些作品中精选的文学作品集,无疑也是本土的题材资源,本土的文学表达。正如在序言中,乐山市文联名誉主席、乐山市作协主席王大华先生所说:“这些作品记录了时代风貌。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变化,反映了人物的命运沉浮和对生活的不懈追求,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它是一部夹江时代风雨和民俗风情的画卷。”
其实,提倡本土写作和本土化表达,是文学写作的传统。在文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作家以及著名作品,都是立足本土题材、挖掘本土资源、突出本土特色的。今天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是这样,过去的沈从文、克非、周克勤都是如此。只是人们曾一度忽略了本土写作,而去片面追求超越本土之上的泛写作。他们在作品中有意抹去了本土的色彩,模糊了取材和表达的地域概念和色彩。夹江作者们坚持本土化写作,关注自己脚下的土地,记录这些身边的故事,应该说是文学创作的回归。
翻开书中的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选的8篇小说。龚安兵的《遗情峨眉》和《癞娃儿传略》,都是取材于身边的故事,因为熟悉而认识深透,切入的角度才那么独到,表达的风格才那么灵动,人物的形象才那么鲜活。特别是第二篇,人物富有特色,对话活泼有趣,洋溢着浓郁的本土特色。谢光明是长期从事小说创作的,在取材上也基本是夹江的、身边的,是本土化写作的忠实实践者。他在作品构思和表达上比较讲究章法,中规中矩,不时有佳作问世。书中入选了他的《魂归何处》,用哀婉抒情的笔调,记录了一个令人叹息的爱情往事,从题材选取、人物刻画、表达风格上,都能够代表他作品的总体特色。其后的散文、诗歌,无论散文《趟过故乡的河流》《竹板声声报春来》《春季到马村来看纸》,还是诗歌《咏凤山寺桃花》《古堰东风》,大都取材于夹江本土,洋溢着芳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浓郁的桑梓情怀。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化写作,除了题材选择上的要求外,其人物的塑造要本土化,语言风格要本土化,社会风情也要本土化。不能题材选取是本土的,写作的诸要素上却脱离了本土化写作的要求和规律。书中的作品大都注意了这点,塑造的是夹江人物,记录的是夹江故事,说出的是夹江语言,行为上是夹江风格。赵学富的小说《吴二娃拜年》,不仅题材选取的是身边事,而且吴二娃拜年的时间安排、礼品采买和人物关系等诸多细节处理上,也符合夹江乡下人过年的习惯和礼节,读来真切感人。白建明的散文《夹江和平桥纪事》,记载了老县城一座古桥的几度变迁,从而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时代特点,留下了一代夹江人沧桑的历史记忆。
青衣江是夹江的母亲河。这条江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夹江人,而且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涵养了独特的民俗民风,为本土化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文学作品集《青江流韵》,就是洞悉夹江的一扇窗口,这里有夹江故事,夹江风情……
《青江流韵》:夹江县文化馆/编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
新闻推荐
近来,连续的高温天气席卷南方多地。不仅人们觉得燥热难耐,地里的庄稼也受不了。喜湿怕旱的茶树,更是首当其冲,多地出现干叶死苗现象。茶树受灾,会否带动茶叶价格迅速上涨?来年的春茶是否会出现的供应短...
夹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夹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