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打古镇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茶产业经营模式,让 做强茶产业 蹚出致富路
群众在家门口挣钱——
□ 邓建刚 本报记者 李界
“我今年才来采摘茶叶,老板还包了午饭,我要抓住机会多挣钱。”近日,在纳溪区打古镇普照山贡绿茶园,王世秀忙着采茶,虽然动作还不太熟练,但她却乐在其中。王世秀是打古镇双桂村村民,这些天一有空就来茶园采茶挣钱。
打古镇普照山一直有种茶的传统,但都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近年来,打古镇立足自身自然环境优势,组建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以发展“高山云雾茶”为重点,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全镇茶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全镇有高品质茶园6000亩,拥有可培育210万株优质茶苗的基地1个。茶产业链的延长,让不少打古群众实现在家门口挣钱。
示范带动残次林变致富林
近段时间,四川观城农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胡方全开着车到茶园收购鲜茶叶;在一家茶叶加工厂内,几名工人忙着筛选、炒茶,一框框刚炒出来的茶叶香气四溢……在四川观城农业有限公司的茶园里,只要天气晴好,每天都活跃着三四百人采茶,而在以前,这些山都是残次林,发挥不出经济效益。
“普照山是纳溪区的最高峰,是茶叶生长的绝佳地,产出的茶叶品质高。”2018年,四川观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华学瞅准了打古镇普照山这片种茶宝地,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带着技术资金,上山种茶。
“种茶还能赚钱?”普照山村民对种茶能赚钱持怀疑态度。
于是,杨华学向前来平整茶园、修厂房的村民宣传,带动了少部分村民种植。随着茶效益的凸显,愿意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目前,杨华学已带动村民种植茶叶3000余亩,以前的残次林现在成了致富林。
为保障茶叶品质,让采摘的鲜茶叶能尽快加工,打古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协调,协助公司在普照山建成了占地6.5亩、日均加工5000公斤鲜叶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镇上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茶叶加工厂很快落地投用。”打古镇经发办主任魏庆忠说。
2
高位规划茶产业不断壮大
离普照山约半小时车程的紫薇村茶园里也热闹非凡。
在紫薇村,江苏人胡民忙着称茶叶,并现场结算付钱,接过钱的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胡民的爱人在一旁仔细检查茶叶品质。一年365天,胡民要在打古镇待上300天,“我自己也算是半个打古人了。”有用工需要时,胡民就在群里吆喝一声,“来茶园采茶的绝大部分是打古人,采茶高峰期用工每天最多要花去三四万元。”
“我中午来采了近两小时的茶,挣了60元钱。”紫薇村村民李德珍说。“女儿有空就骑车和我一起来,我俩有时候一天能挣300多元。”普照村村民张崇芳闲着时,就到胡民的茶叶加工厂学制茶,“我有空就过来,离家近还能照顾外孙。”
胡民告诉记者,采茶熟手干一天能挣150元左右,去年他收购茶叶花去35万元,预计今年将在50万元左右。
如今,在打古镇的规划下,全镇茶产业如雨后春笋,从普照山发展到全镇多个村,松林村、兴莲村、紫薇村等纷纷建起了茶园,全镇茶产业走向了规模化、专业化种植道路。
3
积极推介提升茶叶知名度
2019年,打古人胡小平也加入了打古镇茶叶种植大军。看到杨华学的茶产业干得风风火火,胡小平心动了,他立即行动,当年就种植了100多亩茶叶。现在,胡小平已种植了300亩茶叶。
“种茶风险还是有的。”胡小平说,一亩地要投入7000元到1万元,且两年后才开始有收益。让胡小平吃下定心丸的是杨华学入股带动的形式。有了大户支持,胡小平开足了马力,“今年预计能有40万元到50万元的收入。”
同时,打古镇牵线搭桥,鼓励茶园业主传授茶叶种植技术,带动村民种植。在峨眉山有着40多年茶叶种植经验的胡方全,2018年来到打古镇,成为四川观城农业有限公司茶叶种植的技术专家。胡方全也不保留,将种茶、采茶、制茶的技术一一传授给种植户,从源头保障质量。
如今,打古镇村民种茶的积极性高涨,买茶树苗的群众越来越多,优质茶苗基地也在打古镇建立,可满足群众种植需求。
“酒香也怕巷子深”。打古镇通过各种推介会,帮助全镇的茶叶走出去。为网络直播企业与茶叶公司牵线,助力全镇茶叶通过网络平台推广,进一步提升知名度。2020年5月,“普照雾隐春芽”系列荣获第二届“纳溪特早茶杯”茶叶质量特等奖。
现在,打古镇政府正建设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该培训基地主要依托茶产业,开展采茶、制茶、茶艺等培训。打古镇以茶为媒,让更多打古人的茶叶致富路越走越宽,赋予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闻推荐
预计日交易额最高达两亿元乐山早春茶“俏市”本报讯(汪菲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晋朝)“干毛茶最低要450元一斤。”2月18...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