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央视表演 他一掌劈开鹅卵石 非遗法门武术九代传人姚德海的医武人生

达州晚报 2022-01-12 10:24 大字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戴静文

1月里寻常的一日,达二中斜对面一家中医诊所病人进进出出,一名中医师正对一位腰疼患者进行诊断。一番望闻问切后,他提笔写下药方,并向病人建议,症状减轻后,不妨练练武,既锻炼了身体,也可以增强抵抗力。

“现在人练的大多都是些花把式,练了有啥用,这世道还有真正的武功?”

“有,当然有!待你病好转了,我教你两招!”

说话的中医师叫姚德海,1968年出生,他说话声如洪钟,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一身精壮骨架隐于白色医生服之下。他可不是普通人,在达川区石桥镇,他是当地武术协会的会长,更是达州非遗法门武术第九代传人。他上过央视,曾在香港与全世界的武林高手“会武”,他的一掌,真能劈开石头!

儿时北上拜师学费被偷 一路打工挣盘缠

少年儿郎,谁没有被金庸、古龙笔下,快活肆意、仗剑江湖的武侠世界吸引过呢?下班后,在小区、公园里散步,也能见着小儿,你方放出“降龙十八掌”,我方以“六脉神剑”回击,不乏还有“串门的”,两招“宇宙光波”将在场的小伙伴“全部歼灭”。随着逐渐长大,大多数人淡却了武侠梦,又或受现实影响,不再相信武功存在。不过,出生在武术氛围浓厚的达川区石桥镇的姚德海,却非如此。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全国兴起“武术热”,达县也不例外。彼时,姚德海不过十三四岁,正上初二的他,从同学处知晓河南临颍县有位向师傅在传授少林八步连环拳,便向父亲表达了暑假想去河南拜师学艺的想法。父母不可置否,姚德海便与好友结伴北上,途中经历了学费失窃、向师傅外出、食宿无着落等事。凭借学武的毅力,他帮人干活挣盘缠,一一化解难题。“除了向师傅传授的少林八步连环拳,我与师兄弟还常常自习少林合战拳。不同于太极这类以柔克刚的武术,这两种武功都是以刚劲速猛著称,练习对打招式时,十分考验反应能力。”

不过,姚德海并不满足于做个外门弟子,他渴望精修一门武术,石桥当地主要流传的一种叫“法门武术”的流派给了他这个机会。据姚德海介绍,法门武术相传为明末清初道士齐真人首创,后经陆广等几代传人不断完善。“法门,原就是宗教用语,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这也是法门武术得名之由。”

清光绪年间,峨眉山道士李天尚悟道法门真传,云游至达县石桥河授徒传艺,将法门武术传授给当地世代行医、从小习医尚武的郑宗周,郑宗周也就成了法门武术第七代传人。数年后,郑宗周在石桥文昌宫教徒传艺,他的弟子中,其长子郑德君7岁就练就了二指禅功,另一位弟子吴崇值练成了“一指功夫推豆腐”的绝技,师兄弟并称为法门武术第八代传人。为让自己的中医及武术知识流传下来,郑德君撰写了《法门气功》《伤寒论注解》等典籍。经历代传人研习、完善,法门武术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武术的一大门派。

1985年,姚德海辗转托人介绍,拜在郑德君门下学医习武。从踢腿、马步、站桩、冲拳这类基本功到吐纳吸气的气功,再到飞虎拦路、截刹脚等法门武术招式套路,姚德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法门武术终有所成。1991年,他取得一级拳师证,后来还加入了中国武术协会,并载入《当代四川武术群英榜》。

“不速之客”上门“踢馆”

一招败敌令其信服

1990年,姚德海的恩师郑德君与世长辞。失去了主心骨,法门武术流派一度陷入人心涣散、四分五裂的境地。2003年,姚德海与师兄郑锡渊相商,恢复石桥镇武术协会,让法门武术传承不断。师兄弟俩还创建了达州市巴山精武馆和奥运健身俱乐部,并于当年开始了法门武术培训、武术散打、气功等教传工作。每至寒暑假,石桥武协学子云集,吼声震天,气势恢宏。

2011年6月,姚德海师兄弟登上央视七套《乡土》栏目展示法门武术绝技,姚德海徒手劈砖、劈鹅卵石的真功夫,让央视记者大为惊叹。节目画面中,只见他运气周转,将全身的气力集中在右手掌一处,迅猛一击,随之大喝一声,拳头大的鹅卵石应声而断。

第十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主委会以央视这次采访为线索,特邀石桥武协参赛。2012年2月,姚德海师兄弟率队出赛。这场大赛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人参加,姚德海师兄弟等人不负众望,获法门武术、健身气功“一金一银”好成绩。

这两次惊艳亮相,让法门武术打响了名气,擦亮了品牌,也让一些“不速之客”找上门来“以武会友”。让姚德海记忆犹新的,是与一位来自重庆的武术同好的切磋,对方自幼习武,称“打赢了就拜师”。比武中,对方出手凶狠,招招遒劲,步步紧逼。比武前半段,姚德海一度格挡避让,待看准对方出拳时机,他右脚向身后右侧撤步,左脚变换成仆步,右手顺势接拳加以钳制至右腰间,左手由掌变拳,曲肘下压。对方顿时青筋暴起,汗水直冒,甘拜下风,并留在石桥学艺两个月。姚德海说,他用的这一招就是法门武术中的“虎扑把”。说罢,还与记者架起招式,并介绍“虎扑把”还有另一制敌法,如击打对方手肘不够,还可立时转化为双拳向其击出。周围群众连连赞叹,真是好功夫!

习武之人,大抵都是嫉恶如仇的性情中人,在姚德海的传承弟子中,常有路见不平帮警察抓贼人的。

悉心传授法门武术

学员达万余人

2021年11月29日,达川中学体育馆传出学生阵阵吼声,这里正在进行“法门武术——法门拳”展演。该校参加法门武术训练的高一年级学生达400余人,姚德海很欣慰,对如今的他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法门武术的传承工作。

近年来,在姚德海等人的努力下,四川省武术协会批准成立了四川武术协会法门武术研究会,该会与达州市体育局共同编写了《法门武术》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法门气功十八段、法门拳、剑、枪、棍、刀、法门太极拳等法门武术体系完整地展现。并与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签订了战略协议,搭建武术科研合作、赛事交流、高端武术人才培养、校园传承和社会推广的新平台。此外,该会还编制了法门武术系列健身操,积极开展武术非遗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目前,石桥镇“两会一馆”已吸纳常年会员300余人,先后开展法门武术培训班100余期,学员达万余人。

“直到今天,一些人仍对武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身兼医者、武师双重身份,姚德海解释,“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是祛病强身、防身自卫、制止侵袭、消停战斗的技术。武术不是打架,习武先学礼,讲武德。学武能磨炼人的意志,让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保持韧劲,中华传统武术蕴含的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更值得我们推崇。”

眼下,姚德海正忙于法门武术省级非遗的申报工作。他希望通过政协委员这个身份,提出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以更好地传承保护法门武术这一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乐山大佛脸又花了 如何保养才能长久

乐山大佛又双叒叕脸花了。从岷江河畔远眺,枕着绿树的大佛与皴石融为一体——鼻子是“黑三角”,微生物组成的黑斑爬满脸颊,蔓...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