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地特色资源 撬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扫码阅读
□汪秀丽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沙湾区地处峨眉山系,是峨眉山中药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生长环境优越、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样达140余种,被誉为“中药材之乡”。近年来,沙湾区立足“七分山、二分丘陵、一分坝”的地理环境,将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川佛手、淫羊藿、黄连、白术等20余个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26万亩,实现年产值2.1亿元,被列入全省32个中药材产业重点县之一和全省13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之一。
聚力三个推动培育特色产业新动能
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动产业规模化。坚持以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坚持把壮大产业规模作为筑牢园区底部支撑的关键,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在太平镇、福禄镇、踏水镇等乡镇布局发展佛手柑、柔毛淫羊藿等道地优势品种,建成全国最大川佛手产业基地1.6万亩和全国最大柔毛淫羊藿育苗基地2000亩。二是推动基地标准化。坚持高标准基地建设,整合资金3.73亿元,实施道路硬化、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项目,不断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水平,加快18公里农业园区产业路建设,打通乡村振兴产业路和旅游路“双向通道”。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除草等生态绿色生产技术,强化基地生产能力,“川佛手”获批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三是推动经营品牌化。坚持以市场导向,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道地中药材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加工企业,并与来自英、美、德、加、瑞等国家的外企和扬子江制药、修正药业、中胜药业等药企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紧扣三个坚持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
立足沙湾独特的地理环境,确立“镇镇建园区、产业全覆盖、融合助增收”发展目标,高位高标高质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始终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明确“争创国省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国家级道地中药材产业基地”发展定位,建立“园长制”工作机制,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因地制宜编制《沙湾区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等22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规划,构建以省级园区为引领、市级园区为支撑、区级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园区梯级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22个。二是坚持政策导向。在全市率先研究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政策20条,整合用好行业内资金重点投向园区建设,新成立区农投公司,专门负责园区项目建设。制定《沙湾区现代农业奖补扶持办法》,对中药材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予以资金扶持。三是坚持链条融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校地合作,建立“川佛手博士工作站”,研发中药材面膜、果酒等产品21个。通过中药材“园区+景区+民俗”联动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体验、观光休闲、民宿民居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园,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拓宽三大渠道打造民富村强新引擎
立足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基础,引导支持企业和村社成立行业协会,组织农户通过土地、劳动力、资产等入会,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稳定增收双赢。
一是流转土地促增收。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园区内,入驻企业蜀景苑等公司先后与多个村等达成土地流转协议,按每亩300—500元价格租用180户土地和集体荒山共8000亩。二是入园务工促增收。充分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吸收周边贫困群众、残疾人进园务工,常态化提供就业岗位近1200个,人均每年增收近2万元,年均兑现务工工资6000万元。实施“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建成太平镇返乡农民工培训基地,先后开展劳动技能培训300余次,培养种植、养殖技术人才1500余人。三是订单收购促增收。成立佛手柑产业协会,建立“公司(农场)+基地(协会)+农户(会员)”模式,吸收周边农户以自有土地种植佛手柑加入协会,或以土地、劳动力、资产等方式折资入股,成为农场股东,再根据产值和销售收入按投资比例分红,农场和协会负责提供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回收协议,按照常规保底价格收购,实现“旱涝保收”。
(作者系沙湾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征稿邮箱:52496566@qq.com
新闻推荐
一根热线让百姓和党委政府心连心乐山开通“12345”服务热线3年,受理群众诉求超210万件,办理率100%——□汪菲四川日报全媒...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