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相长解读美学之魅

西安日报 2020-12-25 03:52 大字

《看花听雨吹风》作者:朱光潜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黄东光

《看花听雨吹风》是中国美学开创性人物、有着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典藏之作。全书分为《谈美》与《谈美书简》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谈美从何来,美是什么,美有哪些特点。后一部分则以书信的方式,与青年朋友就美的规律、美的范畴、公众普遍关注的文学审美及其创造规律和特性,从美学意义上作了深入探究。全书在传播美学原理,诠释美学观念上,充分彰显出朱光潜通透博雅的美学造诣。

在《谈美》中,朱光潜从不同的人看古松,因视域不同结论亦不同说开去,分析了人们认识美的三种态度,即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美感的态度。三种态度观察事物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的目的。他评品说,三者中,“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由此,他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接着,朱光潜从美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解读了康德、黑格尔、托尔斯泰等各界名流对美的灼见,并对他们一些唯心的观点进行了客观指正。他以峨眉山和一丘小土墩为例,说峨眉山能让人看后觉得庄严、厚重,而小土墩却不能带给人宏大的感觉,何也?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的真实反映。朱光潜就此提出他对美的最本质的认识,“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在他看来,美的产生离不开“人情”与“物理”的融合。所谓人情,就是人的性情、情趣、情感;而物理,就是物的生存状况、生成肌理、深层意象。只有情感与意象高度契合,两者相映成趣,美才会应运而生。

毋庸讳言,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联。但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所表达出的那些美,又未必是生活中的一种简单复制。为此,朱光潜倡导“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这就好比观庐山,要领略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能站在开阔的境地,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物象,才能真正品出美来。为此,他主张要有艺术的情怀,葆有艺术的情趣,活出艺术的人生。在这位美学泰斗看来,“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那么,如何在生活的大江大河里书写出独属于自己的作品?朱光潜从文学意蕴和美学境界方面,给出了一己之见,那便是,这些作品应具有完美的人格、体现至性至诚的人情、凸显繁华落尽见真淳的生命创见。

在书的下半部分《谈美书简》中,朱光潜结合自身美学实践,就具体怎样学美学,谈了观感。书中,他在回顾自己的求学历程时,对有志于美学的青年朋友提出了许多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在治学过程中,首先要学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把握美学命题,一切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其次,在研究方向上,要把握好专和精的区别,把广博的知识和执着的精神结合起来。

在这些写给青年朋友的信中,还涉及到对艺术的认识问题。朱光潜颇有见地地说,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而且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此外,还谈到了美学中的节奏感之议,朱光潜旁征博引,进而由美学触及文学,提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高昂。”并顺势探讨了文学在艺术门类中的独特作用,就文学流派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比鉴解读,主张“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绝对化”。

《看花听雨吹风》在诠释基本的美学概念之时,力求从平民化的视角,解读这些美学之魅的方法与步骤。可谓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这种学用相长的治学方法,对于国人提升美学修养,领悟美学真谛,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新闻推荐

雪一片一片一片 适合看雪的好去处

雾凇岛喀纳斯长白山雪乡海螺沟张家界峨眉山大雪中等待游客喂食的猴子冬天来了,对于小伙伴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季节,每...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