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高山摩崖石刻联
■蒲运乾
近闻市中区悦来镇顶高山重建的“太白亭”周边完善了设施,修建了一条水泥路,可以从荔枝湾大河坝往上直达“太白亭”。近日,我和家人朋友一行5人,驱车直抵“太白亭”参观。
“太白亭”左右及正前方修建了围栏,亭前左侧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背面刻《太白亭记》,记述了平羌江畔汉阳坝人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慧星教授发起重建“太白亭”的始末。亭后左侧也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重建该亭的“捐款单位及个人”,背面刻杜甫《寄岑嘉州》诗。参观留影后,驾驶员开车原路下山,我们其余四人便沿着新建的水泥台阶路盘绕下山。环顾四周,林木蓊郁,空气清新怡人。临近山脚,见有一户人家,鸡群在门前地边啄食,屋后山上,脐橙、蜜橘压弯了树枝。当我们路过一道竹篱笆时,一位老大娘从家中走出来,热情地邀我们坐坐歇脚。老大娘说夫家姓夏,丈夫已去世,她姓晁,今年77岁,与小儿子住在一起。
晁大娘说她家屋后崖壁上有古迹,并自告奋勇地领我们前去观看。我们随晁大娘从她家左后方走了一段上山路,然后从一个拐弯处的缺口走进山林,大约走了四五十米,晁大娘对我们说,从前这里有座寺庙叫“顶高庙”,又叫“锦江庙”。上到一处台地,见有一块牌子,看得出是新近立的,牌子上方写有“顶高庙”三个大字,下面一段较小的文字这样记述:“顶高庙位于顶高山脚,原占地约300平方米,有大殿、亭子各一间……解放前,曾用于开办私塾。1950年初顶高庙被撤,用于修建荔枝湾小学。”
往上走,便见一长形崖窟,雕凿有三尊佛像。再往前走,见有一横向的整块崖壁,上面凿有连通的三座神龛,中间大的神龛是“二仙宫”,神龛门柱上刻着一副对联,雕刻精细,笔力雄健,笔锋飘逸。联文是:
抚剑餐霞神仙洒落,
飞觞醉月名士风流。
站在对联前,我一边体味联文的含义,一边想在这深山僻境里,竟然有如此富于文采、饱含诗意的对联存在。对“洒落”一词,我反复进行斟酌,并断定它不是动词,也就不是将“水”或其他东西洒落一地的“洒落”之意。我认定它是个形容词,因为它与形容词“风流”相对。经查:洒落,即洒脱,潇洒自然、不拘谨之意。突破了难点,全联的意思就可大体理解为:晨起舞剑,沐霞用餐,实乃神仙般潇洒脱俗;举杯邀月,对饮同醉,真个是名士的倜傥风流。可我又想,对联刻于二仙宫门柱上,应该是关乎“二仙”的,那么,这“二仙”究竟是哪路神仙呢?一时无处可问,只能从对联中去找答案。我注意到上联中有“剑”,有“仙”,下联中有“觞(酒杯)”,有“月”,我判定,这些词语都与李白有关。李白“仗剑出川”,早有“诗仙”的盛名,其诗句有“举杯邀明月”,等等,何况山上曾有“太白亭”呢?所以,把联文与李白挂钩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可李白又怎会与“神”联系在一起呢?仍然是个谜。
我突然想到一个关键的人士——梁慧星教授,他曾经为重建太白亭而遍访顶高山,也许他到过顶高庙遗址,见到过此处的摩崖石窟。正好,我曾经与他有过电话联系,便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那头,梁教授说,他寻访过这一带的摩崖石壁,见到过“二仙宫”,还见过宫门石柱上的对联。我也很兴奋,当即背诵联文给他听,他也笑着连声说“是,是,是!”他接着对我讲,“二仙宫”里只供奉了一尊神像,为什么叫“二仙”呢?因为那尊神像是“李白”,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所以就被称为“二仙”了。梁教授这番话,让我完全释了疑。
末了,我对乐山先民感佩至深,他们将李白作为神灵来供奉其实是对李白诗品和人品深怀崇敬。他们准确把握了李白的气质、神韵,并以富有文采的联句对其进行赞颂,值得吾辈学习。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冯举记者苟邦平文/图)为进一步培养峨眉山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倡导市民文明出行,近日,峨眉山市“12&...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