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包氏:勇于为义,血浓于水
包弼臣塑像。
台湾铭传大学《包德明博士纪念专集》封面。
□黄川模
据《南溪包氏源流》族谱记载,春秋末,楚国忠臣申包胥(包胥),为包氏得姓始祖,主居山西上党;北宋名臣包拯为包胥43世孙,主居安徽合肥;包始仁(纯白)为包拯8世孙,宦游入闽,主居福建上杭;康熙末年,由闽迁蜀定居叙州府(今宜宾市)南溪的包国栋(仲攀),为南溪包氏开基始祖,为包始仁18世孙、包拯25世孙。
壹
包氏家族:
祠堂族谱,世有清德
南溪包氏为书香世家,清代出了一进士三举人。
包氏祠堂,原坐落于四川宜宾南溪工字街,始建于清乾隆中叶。民国时,尚有房屋两幢,围墙环绕,绿树成阴,环境幽雅。大厅匾额“义著封宇”为乾隆时四川总督岳钟琪(岳飞后裔)所题。大厅楹联为:“孝友传家,诗书裕后;龙图肇绪,燕翼贻谋”。
大厅另有匾额“龙图世第”(包拯)、“情殷利济”(包宽)、“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进士包欣芳)、“万卷堂”等。
1987年春,南溪包氏开始筹备编辑族谱《南溪包氏源流》。经赴省内外多地走访联系,甚至赴福建上杭寻根问祖,1998年12月,族谱终于付印。此后,族人根据相关线索,又到川内屏山、新都等地走访,核对文献,查漏补缺,该书二、三版分别于2001年、2013年修订出版,逐渐完善。
包拯(999年-1062年),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进士出身,累迁监察御史、枢密副使,为官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世称包青天、包公。
包拯留有著名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时,没拿一方端砚回家。六十大寿时,拒受皇上寿礼,题诗明志,以开清廉之风。
南溪包氏为包拯后裔支派。他们一直遵循包拯的家训和诗训,不管为民为商为师为官,都以德行为先,享有清誉。
包氏入蜀后,字辈为:“闽迁蜀国,河岳宜芳。汝崇文德,绍裕呈祥。”其中,“河”取带“氵”的字,“岳”(嶽)取带“山”字头的字,“宜”取带“宀”的字。“闽迁蜀”三辈为虚设,以记祖源。
南溪包氏始祖包国栋(约1693年-约1757年),以游学转事工商致富,热心地方公益,扶危济困,深受地方官民敬重。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带头捐资兴建南溪福建会馆(天上宫)。
乾隆二十三年,其长子包鸿(约1720年-?)参与捐资重建“南溪八景”之一的瀛洲阁。乾隆二十九年,包鸿参与捐资重建南溪古城墙。乾隆中叶,包鸿主持修建南溪包氏祠堂。
包鸿后裔包学嵩(乐山)、包字(端)、包宽、包融芳、包欣芳(云皋)、包璚芳(华鲁)、包汝云、包汝谐(弼臣)、包崇祐、包崇金、包烈文(仲烈)、包鉴文(寿铭)、包慎文(缄三)、包德明、包德修、包德川(包川)、包德宾等,都或襄助公益,或醉心书画,或深耕文艺,或献身教育,均能清廉为官,清白做人,不坠家声。
民国《南溪县志》记载,南溪包氏“世有清德,代不旷僚”(曾鹤龄语);包学嵩“颖敏博洽,至性孝友,为人严正不阿”,包字“莅事三载,廉洁爱民,政无缺失”,包宽“持躬孝友,慷慨好施”“尤好扶植寒士,襄助义举”“大丈夫生天地间,达故兼善天下,即穷亦不独善其身,当以利济为念”;包融芳“勇于为义,事母尤孝”“博学能文,操行刚正”;包弼臣“宅心仁厚,律己甚严”。
贰
包弼臣:
爱国正直,勇于为义
包弼臣的祖父包宽(约1770年-1823年),岁贡生,致力于地方公益,卓有成效。四川总督蒋攸铦曾书匾“情殷利济”赠他。道光三年,包宽被推举为“孝廉方正”,同年离世。道光七年,南溪人奉旨修造“崇祀乡贤包宽之坊”。
包弼臣在述评叔父包华鲁时盛赞其义举:南溪包氏“世好德,多德人,先祖乡贤公尤著,堂叔华鲁公则力学乡贤公者也”“凶岁谋赈灾区、谋救贫病孤嫠、谋生鞠”。
包弼臣(1831 年-1917年),名汝谐,举人出身,学正,晚清四川碑学书法鼻祖。何绍基任四川学政时,赞誉他与罗肃、赵树吉为“叙州三杰”。包弼臣立志创派,积字盈屋,乡邻称包家有“字岩”,终于创新出独树一帜的“包体字”。因其与流行书风不同,被慈禧太后和时人斥为“字妖”。
光绪十年,包弼臣任资州学正兼内江训导,开资州一代文风,状元骆成骧即其弟子。四川博物院、峨眉山、成都青羊宫、杜甫草堂等处都有其墨迹,日本图书馆也珍藏其条幅。
成都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大门联“考四海而为俊,纬群龙之所经”为包弼臣所书。光绪十年,应南溪知县雷尔卿邀请,包弼臣撰文并书《南溪增修瀛洲阁记》,为其“包体字”代表作。
包弼臣继承祖上先贤“勇于为义”的品质。光绪六年,他赴京参加会试,正逢老友、进士黄湘病卒,因家贫,全家10多人不能返乡,情景惨然。包弼臣特备奠仪两百余金,送到黄家,并为文以祭,大哭失声。事后,又觅得可靠人士护送黄湘灵柩及眷属返回四川珙县家乡。
当时,他送上的挽黄湘联为:二十年前登第,曾传射策声名,壮志快奚如,倘假手为之,当不仅三馆文章,一麾江海;三千里外逢君,正是落花时节,春愁消不尽,竟掉头去也,何忍说坐中云散,曙后星孤。
包弼臣情文并茂的挽联与患难助友的义举,曾轰动一时。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包弼臣在《赴新城》诗中写道:“泽中有哀鸿,关外有饥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包弼臣写有《感事》诗之一:“春冻辽阳雪不花,羽书西骛近京华。危城可守无张令,降表能修是李家。天网逃余宁蹈海,国殇歌罢欲怀沙。问谁邦彦谁邦贼,可否天恩一例加?”
同时,包弼臣在《感事》诗中写道:“古来中外几和亲,漫谓豺狼性可驯。”“独有愚民思报国,义声遥竞海涛鸣。”
这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虽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于绝望与无奈中,只好寄情诗酒笔墨,以消隐对山河破碎的沉痛:“回首只可惜,挥毫竟何补?悲哉丹青引,千秋哭杜甫!”
叁
包德明:
寻根问祖,血浓于水
包德明是包弼臣直系曾孙女。1996年,在台湾的88岁的包德明得知南溪包氏新修族谱即将完成,立即给南溪包氏汇款,以助新修族谱付印,同时亲笔为族谱撰写序言:
“夫族之源流修撰,所以明本源,序尊卑,别疏戚,启报本追远之诚,兴鉴往知来之道也!吾南溪包氏,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人文鼎盛,树绩中外。为期谱录完备,经于去岁成立南溪包氏家族源流编撰组,商定原则,推定执事人员,共存仔肩,悉心从事编纂工作,并筹集资金以付剞劂。兹已即竣书成,绳贯珠联,本末备具,条理粲然,俾供后世子孙览读而兴敦本睦族之心,其在斯欤!特书此以志望族之盛云。”
2001年11月,受包德明委托,“包弼臣后裔包德明女士寻根团”一行6人(其中台湾铭传大学4人,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各一人),奔赴包德明家乡四川南溪古城。
包德明(1908年-2009年),著名教育家,台湾铭传大学创办人、永久荣誉校长,秉持“兴学报国”“奋斗到底”“人之子女,己之子女”的教育理念。胡适曾书赠包德明夫妇:“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包德明11岁时,随七叔包煜文从南溪到北京接受了16年的良好教育。大学时,与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李应兆结婚。1935年,包德明从北平师范大学社会系毕业后返川,先后担任遂宁师范学校、金堂中学校长,陪都妇女福利社理事长等职,努力争取女权,积极参与抗战后勤组织工作。
1957年,包德明与丈夫李应兆在台湾创办铭传女子商业专科学校,这是台湾设立最早的女子商业高校,校名“铭传”是为纪念清代台湾首任巡抚、著名爱国将军刘铭传。1997年,该校升格为铭传大学。
1980年,包德明获得美国卫斯理大学人文学(哲学)荣誉博士学位。1993年10月7日,“海峡两岸妇女事业与发展交流会”在京召开,包德明应邀参会。次日到北大,被授予“北京大学顾问教授”证书。
2009年2月1日,包德明病逝于台北,享寿101岁。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的《血浓于水》一文,刊于1999年12月3日《人民日报》。该文回忆,在台湾召开的北京大学同学会欢迎宴会上,包德明当时坐在季羡林左旁,其表现令季难忘:
“在觥筹交错中,她忽然站了起来,颤巍巍地走到两桌之间,站在那里,看起来非常激动,欲语泪双流。她用颤抖的声音,含着眼泪,大声说道:‘我有一句话,已经在心里憋了几年。今天,看到大陆来的亲人,忍不住非说出来不可了。常言道,血浓于水,台湾和大陆的人都是炎黄子孙,为什么竟不能统一起来!台湾富,大陆强,合起来就是一个既富且强的大国,岿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谁也不敢小看,谁也不敢欺负。这是中华民族绝大的好事,为什么竟不能实现!’说到这里,她感情激动得说不下去了,又颤巍巍地回到座位上。全体北大校友,在鼓掌之余,看上去都为之动容。此时,我想,我们大家想的都会是四个大字:‘祖国统一’吧。”
新闻推荐
水街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从今年国庆开始,在眉山城区东坡岛上,有条街火了,它的正式名字叫“穿越盛世”,人们却习惯叫它...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