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精品多业态新 文旅融合走新路

四川日报 2020-09-27 06:07 大字

乐山市沙湾区沫若戏剧小镇。 周建军摄

9月17日,乐山发布抱佛脚系列、创新产品、食用商品三大类“2020大佛印象系列文创新品”,引发强烈关注;9月19日,作为“滇川国家旅游风景道”第一个景点的沙湾沫若戏剧小镇正式开馆,又一个文旅新地标惊艳面世。

9月24日—28日,“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正式在乐山举行,线上线下群英汇聚,全球展商亮出文旅新招,乐山成为新时期文旅精品的荟萃地……

近年来,乐山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不断推陈出新,在文旅融合路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经验。2019年,乐山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013.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1.43亿元,旅游经济总量多年稳居全省第二,跻身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旅游综合实力前50强。

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乐山砥砺前行。□二毛

深挖文化底蕴 念好乐山“文旅经”

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乐山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词。多年来,乐山一直在深挖文旅融合的本质,从历史文化中提炼记忆符号,将历史、乡愁等文化要素注入到旅游中。

对于市内的老城遗址,乐山市按照“减容、控高、增绿、修复”的原则,投资50亿元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留住历史文化脉络,主要包括建设武汉大学西迁校址龙神祠、打造上中顺特色文化情境体验街区等。同时,《只有峨眉山》《少年郭沫若》《海棠花开》等一系列剧目也是乐山文旅的吸睛之笔,在国内率先将剧场与原生态村落有机融合。对于夹江年画、彝绣等非遗产业,乐山市也一直在发掘其特色价值,做优文化产品,挖掘文化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仅创新产品,也着力打造文旅新业态。乐山成功引进中青旅集团合资创建青乐文旅,启动嘉定坊、花湖湾改造和乌尤坝禅修小镇综合开发,开发“夜游三江”“夜游凌云山”项目,建成千里走单骑高端主题酒店、约卡吧自驾车营地、禅驿酒店等新业态产品。

此外,乐山市也一直紧跟时代发展变化,让科技为文旅融合发展赋能。2019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川大智胜等知名企业联合开发峨眉山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项目。今年3月,该中心建设完成省内首朵文旅行业云,并搭建了全国首个文旅公共服务云平台,报国寺、大佛禅院、峨眉金顶等景点随时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直接呈现在游客面前。

打通全域旅游链 业态常变常新

基于已有的文旅融合成果,乐山市如今继续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上做文章,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加速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了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乐山市聚焦于城市每个细胞,力争实现“人人是环境、处处是风景”。2019年,乐山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达8.6%,旅游带动优势更加明显。

乐山市首先打破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两大景城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建设一张图,重点打造“一环七园多景”10.77平方公里的嘉州绿心公园和“城市阳台”“夜游三江”等城市旅游项目,推动游山、游城、游江一体发展。2019年,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6万余人次,中心城区游客停留天数从2015年的1.7天提升到现在的2.3天。

此外,乐山还坚持一县一品,将各个县城的资源也调动起来,构建“一带两核九组团”,规划布局夹江千佛岩—东风堰、犍为嘉阳·桫椤湖等9个区县旅游组团,推动“两核独秀”到“全域风景”转变。目前,夹江县正在全力推进千佛岩-东风堰4A级景区创建;沙湾区正在加快大渡河风景道建设,犍为县联合川投集团启动嘉阳-桫椤湖5A级景区建设,沐川县启动竹海景区创建4A级景区提升工程。

得益于强有力的资源整合,乐山的“全域旅游”地图逐渐多元多彩。工业旅游、田园旅游、研学旅游……各类“文旅+”项目开始在乐山生根发芽,共同努力服务好全域旅游这盘棋。近期,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四川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峨眉农夫山泉工业旅游区,成为工业旅游样板;打造了乡村旅游样板的犍为世界茉莉博览园田园综合体,已于今年5月1日开园;以纸文化为主题的研学体验基地夹江马村镇大千纸故里也已建成投入运营。

新闻推荐

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北川为天府旅游名县

本报讯(记者杨檎李春梅)9月25日,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峨眉山市举行。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第二批天府旅...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