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敬恒徜徉山水间 栖居国画里
卜敬恒创作中卜敬恒作品《流花溪》卜敬恒作品《月涌大江流》
■记者宋宇凡文/图
人物
卜敬恒曾任嘉州画院副院长、乐山市美协副主席、孔子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现为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师从李琼久先生,擅长国画山水、花鸟画。代表作有《春风送我上云霄》《一江春水半江花》《云影摇香》等。出版有《卜敬恒山水画集》《卜敬恒山水画选集》《当代中国画家精品书系·卜敬恒画集》《嘉州画派·卜敬恒作品选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卜敬恒花鸟作品精选》。有大量作品在海内外发表、出版、展出,并被藏家收藏。
1992年,在成都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5年,有5件巨幅山水作品选送美国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法国卢浮宫、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德国国家美术馆巡回展出并收藏;2007年,在四川省诗书画院举办卜敬恒师生画展;2011年,在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和华西都市报主办的巴蜀画派代表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印象
退休后的卜敬恒并未在创作上停止脚步。对他来说,画画、练字、看书如同吃饭、睡觉、喝水一般,成为生活的日常。他家画室有一张大长桌,桌上铺着大毛毡,笔墨纸砚各种绘画工具应有尽有。
“画画的人必须要写字。”对于记者的采访,年逾古稀的卜敬恒显得十分谦虚:“我都退休了,没有啥子好的事情、作品可以说了。”打开话匣子后,卜敬恒讲起了过往绘画创作的种种,从小时候对绘画的热爱,到年轻时绘画创作的刻苦专研、老师的专业指导与引领,再到对山水画与花鸟画的创作探索、与嘉州画院和嘉州画派的故事……讲到兴奋时,卜敬恒感慨万千。
描绘峨眉山雷洞坪深秋的《秋色湖》、展现凤洲岛悠然闲适田园风光的《春晓》、还原牛华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流花溪》……卜敬恒的山水作品技法丰富,取舍得当,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而花鸟画则打破常规,大胆用色,融入现代审美,新颖别致且极富情趣。
对话
记者:绘画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您是如何确定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形成自己独特风貌的?
卜敬恒:这要从多年前讲起了。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培训班,全靠自学、临摹。长大了在外面工作,我利用午休时间临摹《芥子园》、柳宗元的字帖。上世纪60年代末,我开始跟李琼久老师学习中国画,他带着我们去各地写生,开拓视野。有了专业的老师指导,我的绘画技能得到了规范和提升。
1980年嘉州画院成立,我被调到画院工作。当时我的师兄弟们已经有了一定名气,我的绘画技能和他们有一定差距,我就很努力,见缝插针提升自己。差不多有10年时间,我牺牲掉所有娱乐玩耍的时间,不分上下班,不分周末,一心一意画画,向琼久老师和师兄弟们请教。期间,琼久老师带我们到全国各地写生,给我们很多指导。我记得有好几次,采风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一次在三峡,一次在峨眉山雷洞坪,我看到近在咫尺的自然风光,很激动,但是无从下手。我把这些美景印在脑海里,在后面灵感爆发时,创作了《古镇》和《秋色湖》。
艺术源于生活,我创作的山水都是生活中的。画家有了一定的经历、积累和沉淀,灵感出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够将山水和其中的神韵描绘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画山水画比较擅长,能够出一些具有自己独特风貌的作品。1992年,我在成都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出的作品主要为山水画。
记者:花鸟画也是您擅长的领域,山水画与花鸟画的创作在手法上有何不同?
卜敬恒:画花鸟是在那次画展的前几年开始的。琼久老师建议我试着画花鸟,因为画花鸟可以帮助画家开拓山水画创作,于是我开始琢磨花鸟画。由于在山水画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想法,所以我在花鸟画上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风貌和格局。我将山水画的所学用在了花鸟画上,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我秉持“用色如用墨”的理念,大胆用色,在单纯里求丰富,一种颜色追求干湿浓淡多种颜色的表现。在学习古人绘画手法上,想办法打破题材与表现空间所限,例如《曲项向天歌》,我用夸张手法,将鹅的脑袋放大,眼睛描绘得很细致,这样童趣的味道就出来了。所以,我的花鸟画作品很快就形成了大格局、大气象、大情怀的个人风格。
花鸟画与山水画,两者相互开拓、相互启发、相互升华提升的作用,让我不得不佩服琼久老师的这一教学指导方法。
记者:作为嘉州画院曾经的副院长,您觉得嘉州画院对乐山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如何发挥这个作用的?
卜敬恒:提起嘉州画院不得不提嘉州画派,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次乐山画展上,当时的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和中国美协四川分会主席李少言一起观看画展,华君武评价说:“乐山的画可以开派了!”后来,李少言又向外公布,才有了“嘉州画院”这个派别,创始人是李琼久。在琼久老师的带领下,嘉州画派始终秉持“生气”“大气”“阔气”的绘画艺术特点,这三个特点又通过“明快、清新、畅朗、雄健、奔放”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求变创新、深入生活传达现代人的感悟,是嘉州画派特有的新画风。
这个新画风对当时的四川影响非常大,我们的作品涉及乐山文化的方方面面,峨眉山、乐山大佛、三江等都是我们创作的素材,作品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展出。乐山的山水孕育了我们,我们用绘画的形式,将乐山的山水、文化现状、文化艺术成果传播出去,嘉州画派也成为乐山文化的品牌。在近几届的四川旅博会上,都有嘉州画派的身影。
现在嘉州画派已经有了第四代画家,我们的新生力量逐步壮大。我现在退休了,但我还在传承嘉州画派的理念和画风,将其教授给学生,让嘉州画派不断壮大新生。
新闻推荐
研溪湿地公园井研融媒体中心供图苏稽古镇记者龚启文摄世界茉莉博览园记者龚启文摄《只有峨眉山》剧照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