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托举希望 乐山市表扬教育战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乐山日报 2020-09-14 06:42 大字

沈北平近照 受访者供图活动中的向桂英(前排)受访者供图孙谆仁辅导学生 受访者供图周成燕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记者张力

9月10日,在第36个教师节中,市教育局经研究决定,对沈北平等87名乐山市优秀教师、彭朝建等36名乐山市优秀班主任、唐林等31名乐山市优秀校(园)长、曹树林等21名乐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廖志强等42名乐山市教育扶贫先进个人和15个教育系统防疫先进单位予以表扬。

他们均执教多年,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托举希望,为全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优秀教师沈北平

学生取得好成绩能远走高飞,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1989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便加入教育战线,乐山五中物理教师沈北平从教已31年了。“每一届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同,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同,甚至有时学生对知识的见解,会让我获得新的教学启迪。”沈北平坦言,从教多年也未曾有过职业厌倦感。

据了解,初中物理教学任务,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坚持‘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理念,借助一些物理兴趣小实验,让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建立起直观的认识,激发大家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同时,他还注意收集各类与物理有关的电影、电视片段、动画、小视频等,并合理地运用到相关物理教学中,比如课堂的引入或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高效课堂、减负提质”是他的教学主张。多年来,他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精选针对性的训练题,并根据中考试题的新趋势,结合学生情况精选每一次的作业。“让学生做的作业一定是我先做过的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取舍,很多时候我会自行选编练习题,最后我会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使讲评作业更高效、省时。”

担任物理年级备课组长,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提出改革教材教学顺序;辅导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他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或鼓励、或鞭策的话语让学生奋力前行……教学业绩硕果累累,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师生们对他一致好评。“从教多年,每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能远走高飞时,那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沈北平说到。

市教育扶贫先进个人向桂英

甘愿为彝区孩子的改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举足轻重。三年前,当峨眉山市第三小学校长向桂英,接到学校对口帮扶马边彝族自治县水碾坝小学、美姑县柳洪乡小学时,深感责任重大,并带领班子成员,全情投入。

“对口帮扶的难点在于,怎样实现帮扶校教育团队思想观念的转变与突破。”作为校长,她义不容辞承担起对两所学校的教育帮扶责任。从细致了解帮扶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现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帮扶方案;到统筹安排,多次亲临帮扶校送教、送物资,与帮扶校班子成员座谈了解其需求,从教学管理上给予引领;再到带领精英团队现场授课示范与教学研讨,为帮扶校带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受帮扶校的欢迎。

“我校确立以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为着力点,支持帮扶校优秀教师到我校跟岗学习,并派出骨干教师进去支教,搭建学习平台,让两校教师‘亲密接触’,进行“同课异构”,促进帮扶校教师专业成长,为彝区孩子打开一扇窗。”令向桂英欣慰的是,经过三年的帮扶,帮扶校发生着不少变化,包括教师们教育观念、敬业精神、课堂教学,甚至课题研究引领着教师们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并助推帮扶校的控辍保学工作。

在平时,向桂英时刻关心着支教教师,解决教师们生活上的困难,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们一路前行。据了解,除了对口帮扶外,她还承担着“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的任务。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无论多么繁忙,她都未曾有过一丝懈怠,帮助贫困户顺利脱贫。

30年前,向桂英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教师,勤耕播种。19年的校长生涯,她看着学校、教师、孩子们的一点点改变,让她收获着踏实的幸福。“通过对口帮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为彝区的孩子带去改变,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向桂英说。

市优秀班主任孙谆仁

学生走向人生理想的方向,幸福感油然而生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五通桥中学语文教师孙谆仁13年的从教生涯中,有一半的时光都在担任班主任。据悉,他带的第一届文科平行班曾获省级优秀班集体;带的第二届理科实验班实现了高考11个重本生、41个本科生的成绩“逆袭”。“班级作为学校里的一个小单位,学校任何工作都需班主任落实到班级中,工作相对较为繁琐。”由此,爱心、细心、陪伴与创新,成为孙谆仁的工作准则。

在他看来,一个班级犹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班主任要用爱心把每一名学生当成家人一样。“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活动组织,都要以对学生的爱作为出发点。”每天一大早,孙谆仁便到班上陪伴同学们早读,上语文课、处理班级事务,每天的工作并不轻松,却让他充满了成就感和获得感。

如果说爱心是他走近学生的法宝,那么细心则让他赢得学生的敬爱。“班主任工作必须要细心,包括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掌控、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了解每天的班级动态、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都必须做实、做细才能‘因材施教’。”他说,此前注重培养学生习惯,进入高三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鼓励教育。

“班风好了,学风才会变好。建设好班级这个大家庭,是班上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平常我会通过主题班会、活动等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大家团结友好,学习互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孙谆仁坦言,他还通过组建班长(上传下达老师意见)、纪律委员(维护安静学习环境)、劳动委员(负责考核与考勤,营造整洁卫生环境)、学习委员(树立榜样引领作用)班委干部,促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如今,孙谆仁又开始担任新一届学生班主任。“每当三年一届回头来看,学生健康成长,考上理想的大学,走上人生理想的方向,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一股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市优秀校长周成燕

做一名为折翼天使缝补翅膀的追梦者

教育是一份爱的事业,特殊教育是一份充满教育情怀的爱的事业。对于扎根特殊教育29年的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周成燕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担当与坚守。多年来,他先后协助四名校长,把办好特殊教育作为己任,助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助推乐山特校成为四川特教系统的一所知名特校。

“作为一名特教管理者,心中要有学生,心中要有教师,心中要有学校,要努力办有质量的教育。”周成燕说。“文化教育是基础”是特校的办学思路之一,分管教育教学的他积极推进学校“双语聋教育实验”,身先士卒担任双语班数学教师9年,并以双语聋教育实验成果推动普特教材整合教改研究,推广分层教学,推行培智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今年残疾人单考单招考试中,我校双语聋教育实验班取得11个本科、3个专科的历史最好成绩。”聋人学生圆梦大学,其中既有周成燕的引领,又有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他看来,全力促进教师成长才能让年轻教师看到希望。“我校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让教师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引进高校专业教师激发队伍活力;通过完善评优选先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性……教师队伍壮大了,学校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周成燕说。

“送教上门”,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自2017年以来,周成燕便带头组织参与“送教上门”工作,深入峨眉山市等区县农村为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学生送教服务,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助力沐川县教科局开展送教上门培训。

周成燕爱生乐教,为贫困残疾学生争取爱心善款,冲锋抗疫一线开展在线教学;他业务精专,参加各级各类系统培训学习,教科研能力强,是乐山市特殊教育的带头人;他担责务实,多年坚持教学一线,担任聋人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辅导聋人学生考上乐山特校高中部,助力残疾学生圆大学梦……“每当看到孩子们阳光成长,知识文化水平有所提升,一切付出都值得。”他说,愿做一名为折翼天使缝补翅膀的追梦者。

新闻推荐

武侯祠、剑门关、峨眉山……来看看李白杜甫的推荐清单

武侯祠、剑门关、峨眉山……自古英豪皆入蜀,夔门一出便成龙。巴蜀大地自古风流,无数文坛巨匠生于此,或是行至此,留下了不...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