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系列之 “诗仙”与酒城泸州之缘(一)
◎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 汤骏
酒城泸州,地处川南,长沱二江在此交汇而闻名。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酿造蒸馏酒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酿酒史最长的城市之一。
美酒佳酿与舟楫之利,吸引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驻足,留下了不少动人诗篇。泸州的酒,演绎出了状元杨慎浊酒相逢、诗仙太白夜发清溪、东坡居士赞叹佳酿、山谷道人泼墨江阳等千古佳话。
于是,“一诗一酒”相融酿造的“诗酒文化”,正成为泸州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也让这座城市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泸州本土学者董洪良的口述中,“诗酒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每一个人沉下心来,去细细玩味。
自古诗酒同源。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有酒必有诗,无酒诗不神。
一位是中国千古“诗仙”,一位则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誉为“中华诗祖”尹吉甫故乡圣地的“浓香鼻祖”,他们的美丽“邂逅”与千百年后的“相逢”,注定是一场诗与酒的华丽盛宴。因此,在酒城泸州这一片充满诗性的土地上,除了美酒的醇厚芬芳和激情外,更不乏隽逸的诗篇。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现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时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所体验。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受唐玄宗的赏识;但在政治上却不被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时间,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而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们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的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开元十二年(724年)秋,李白出川东下,夜宿泸州境内,月下独酌,写下“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名句。此后,李白更在喝过泸州的美酒之后,乘舟出川,一路歌吟,便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将进酒》和《月下独酌》,生动书写了一部“酒入豪肠,走出山水”的浪漫史诗。据现存的清·嘉庆版《纳溪县志》所记载:在李白的出蜀路线中,曾于纳溪上游清溪顺江而下,夜宿泸州,以其独有的诗才,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跨越交错,自由驰骋,并作《峨眉山月歌》。诗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写此诗时,仅仅25岁。从这一首七言绝句,足以看出李白这位旷世天才的独特之处。《峨眉山月歌》全诗28字,仅地名就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等五个,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都是特别罕见的。诗歌不仅写出了李白自己年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豪情万丈、志在千里地一步踏上理想与梦想的伟大征程;同时,以明月、月光等诗歌意象,幻化成家乡的一切美好事物及思念,将浓浓的乡愁化作诗句,语短情长地表达了对蜀地、对家乡的依依不舍。毋庸置疑的是,这在李白众多以诗酒、明月为题材的诗作中,这首诗是其早期创作脱胎换骨的标志性作品,也是其写月亮、月光中的优秀诗作。
《峨眉山月歌》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四句七绝五地,勾勒出了李白千里蜀江的行旅图。在清代嘉庆版《纳溪县志》收录的《峨眉山月歌》中有原诗注:“王渔洋集注:清溪即县西十五里之清溪。”“平羌江”为流经乐山市境内的今“青衣江”。此“清溪”,为泸州市境内的纳溪上游的清溪段。明代文学大家王麟洲曾称赞“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清初著名词人王士祯则称此诗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继而通读之,该诗堪称古今之绝唱矣!一首诗,光是地名竟占了全诗近一半的文字,上有所表,此处不再赘述。从诗意、季节、情感、地方景致画像、出川线路文史考据等而言,该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李白远游的时令应是在秋季。
新闻推荐
现象:近日,又有两名驴友私自到峨眉山后山原始森林探险后失联。经过搜救队员的努力,终于将两名驴友安全救出。但两名驴友也因...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