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换种方式讲故宫国宝南迁

甘肃工人报 2020-08-18 08:56 大字

张知依

2020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600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青春文学畅销书作家玄色的最新修订小说《守藏》。这是与故宫、与故宫文物南迁、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一部作品,也是玄色继《哑舍》(精装)系列之后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再度合作。故事中,作者玄色对故宫国宝南迁的传奇历程展开讲述,更对国家宝藏注入了深情。

讲述古董故事的图书并不少见,但将背景置于“国宝南迁”历史中创作一本青春小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历史背景十分清晰:1933—1947年,故宫博物院为躲避日军战火,将13427箱文物分5批运至南京,“七七事变”后又分南、中、北三路辗转西迁,水陆交通并用,分别在贵州安顺、四川乐山和峨眉山“避难”达七八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陆续集中到重庆,1947年“回迁”南京。

《守藏》讲述的就是北平故宫博物院接到指令,将文物“南迁”后,一群身份各异的“守藏吏”护送国宝专列的故事。真实的历史背景,轻松诙谐的文风,重述了“13427箱文物,跨越两万里、十四年光阴、一场战争,无一损毁”的故宫文物南迁传奇。小说融合古董、国学、历史等元素,将世界文化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过程最艰辛的文物迁徙重现于读者面前。

《守藏》是一部气质独特的作品,小说讲青春,讲历史,既有偶像,也有热血,还有历史背景里的家国情怀。青年女作家玄色生于1985年,谈及创作历程,玄色告诉记者,她一直很喜欢历史和古董,“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条街巷,里面有很多摊位,摊位上的东西千奇百怪,我没事就会去逛一下,一个个地看过去,总是意犹未尽。有些卖得很便宜,有些对于我来说是天文数字,但这些物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不是新的。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古董。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上了古董。”

因为对历史与古董的热情,玄色在创作中也会融入相关的元素。想以这段历史作为原型进行小说创作也并非易事,玄色进行了大量创作准备工作,整个过程也让她备受感动,“创作《守藏》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采访过一些相关职业的前辈,前期准备很充足的情况下才开始动笔。其中最触动我的是当年故宫工作人员的一些回忆录,那些文字朴实却生动,让人深感到乱世中的守护以及顺利转移国宝的不易。”

在书中,作者玄色对国家宝藏注入了深情,“每一个古董,都是一个火种,都是将历史传承下去的火种。”玄色说,“古董就是历史的证据。古董是真实历史的还原,通过古董,我们可以去还原当时的人文风貌,感受曾经的社会风气。所以,每一个古董,都是一个火种,都是将历史传承下去的火种,而我们都是守护这些火种的守藏吏。”

在《守藏》故事中的守藏吏,是因为不断受到触动,内心慢慢改变最终选择成为一个守藏吏。读者跟随着主人公一起经历着触动不断成长,所以才会明白守藏吏们所有的坚守。

据了解,《守藏》已经开始了影视化进程,玄色也是该剧的编剧之一。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打开峨眉山的“西大门”

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以“高速通两山、轨道达机场、飞机飞成渝”的战略目标,全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确保西环线终点段2020...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