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池夜月1

三江都市报 2020-08-09 23:33 大字
谭钟岳

仙人骑象杳何之2,胜迹空余洗象池。一月映池池贮月3,月明池静寄幽思。

注释

1、象池夜月:象池即洗象池,是峨眉山上的一眼天然山泉。原名明月池,位于海拔2070米的金刚嘴下的一块小台地上。清乾隆元年(1736年),月正和尚将原来的天然水泉改建为大方池。根据“普贤骑象登山曾在池中汲水洗象”的传说,雕了一石象置于池畔,名曰“洗象池”。又在池边安放了一块似有大象脚印的石板,名曰“洗象石”。由于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凡有月之夜,月亮总是倒映池中,十分奇妙,所以“象池夜月”成为峨眉十景之一。

2、仙人:指普贤菩萨。普贤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代表德行。传说他有延命之德,发过十大弘愿,尊号为“大行普贤”。其学得于行,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普贤好象。常骑六牙白象,手执如意,坐于莲台,莲台安于白象背上。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安放在峨眉山万年寺中的铜铸普贤骑白象一尊,成为普贤菩萨说法的道场。杳:远得没有尽头。何之:到哪里去了呢?

3、一月映池池贮月:即“象池夜月”之景。贮:积存,储藏。

4、幽思:思虑深微。

解析

此诗描写令人神往的“象池夜月”景观。

开端设问:大行普贤菩萨骑着白象到哪里去了呢?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了吧。然而,斗转星移,江山易代,洗象池至今还保留在这里。

“一月映池池贮月,月明池静寄幽思”,这究竟是月亮倒映在池中还是池中储藏着月亮呢?既是“象池夜月”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又蕴含了深刻的禅理,值得人们深沉思考。

李中毅注解

新闻推荐

峨眉山市委书记调研民宿项目建设情况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李应林左志勇记者苟邦平)近日,乐山市委常委、峨眉山市委书记、峨眉山景区党工委书记高鹏凌前往峨眉山市...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