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饲”全程机械化 种地变得好新潮
秸秆粉碎作业。
胡鹏程介绍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随着“红五月”的到来,饲草料收割进入高峰期。近日,在峨眉山市九里镇宋塆村“粮改饲”种植基地,阳光下的麦田里机声隆隆,收割机正在收割燕麦,空气中混合着麦草的香味。
玉米、小麦这些传统粮食作物用作奶牛场的饲草料,不仅经济效益更高,在宋塆村还实现了从播种、种植、管护,到收割、粉碎、打包、转运的全程机械化。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具备“粮改饲”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的企业,眉山市敬业种植贸易有限公司短短一天半时间,已在村里收割燕麦300多亩,“通过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实现了饲草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种植基地田间管理员汪绍田告诉记者。
实施“粮改饲”
高产又高效
“燕麦均是公司流转当地农户的土地后种植的,目前每天收割面积约200亩,为了抢农时,白天晚上都在作业。”公司总经理胡鹏程介绍,2015年,公司在峨眉山市九里镇、桂花桥镇流转了5000亩土地实施“粮改饲”项目,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饲草料。
在土地流转前,汪家、宋塆两个村以水稻和油菜轮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粮食从种植、收割,到运输、烘干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但这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把地流转给公司种植小麦、玉米、燕麦等有机饲草后,每亩可增加约150元的收益,且农民可在田间务工,农忙时工资可达到300元/天。
记者在种植基地看到,目前大部分燕麦已经收割,收割后的耕地经机器翻耕后,机播了玉米种子,有的玉米地已经抽出嫩芽,长势良好。据胡鹏程介绍,这一季玉米也将用作青贮饲料。
“我们已经做了五六年的‘粮改饲’项目,每年按照成都、西昌、洪雅等地的奶牛养殖基地下的订单,再测算我们当年种植多少饲料,以销量来定产量。以今年为例,我们接到的饲料订单共2万多吨,在本地‘粮改饲’基地的种植面积5000亩,每一季饲草产量约1万吨,按一年种植两季计算,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胡鹏程说。
全程机械化
农民变机手
在公司基地仓库内,工人们将刚收割的新鲜燕麦装车运回,通过机器粉碎、打包,然后用叉车将一包包饲料码放在仓库里,陆续发往外地。
“青贮饲料从种植、收割、运输、粉碎,到打包、转运,所有环节均实现了机械化。”胡鹏程介绍,“目前公司有各类大型机械30台套,包括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大型的饲料收割机、打捆机则主要从外地租赁,以满足农忙时节的需求。全程机械化效率比较高,种植5000亩地,全年聘用12个工人就够了,这些工人过去是种田的,现在只需要操作机器,偶尔下点力气,就能比过去种地多出许多收益。”
此外,公司还开展了秸秆回收综合利用,2019年利用机械化设备,共收集和处理农作物秸秆1万余吨、秸秆粉碎还田 3000 亩,达2400吨;2019年共收割、粉碎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4500亩。通过秸秆回收利用,实现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四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心梅)17幅主题鲜明、叙事宏大、技法精湛的油画作品挂满走廊;乐山大佛、老城墙、乌尤寺、峨眉山、黑竹沟、罗城...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