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柳园 刘百合

延安日报 2020-04-26 06:34 大字

我的童年是在富县牛武川的柳园村度过的。虽然只生活了八九个年头,但柳园留给我的记忆却是难以忘怀的。

柳园村地处牛武川的前段,村子坐落在小河以东的一面山坡上,背靠大山,面向西南。坡洼散乱地挖了一些土窑,十几户人家就居住在这低矮昏暗的窑洞里。我家在最高处。两孔深约一丈五六的窑洞,住着祖父母、父母和姑姑七口人。在硷畔下边,有一条小河,河水浅浅,河道两边长满了柳梢,柳梢弯弯的、细细的,嫩绿的枝头挂满了圆嘟嘟的柳穗。一到初夏,满河道都飘荡着柔美的柳絮,酷似雪花飞舞,真是美极了!这些柳梢一直长到大川的河道边。村子对面的山洼上长满了粗细不一的柳树,这些柳树都是上几代人亲手栽植的,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妩媚摇曳,慢慢地,柳园便成了这个村的名字。

在大川河边去村子的路旁,有一块巨大的山石,约有三间房那么大,两丈多高,下半截像刀削了似的,最上面是个石顶子,衔接处有自然形成的裂缝,顶沿有一米多宽,可以供过路人乘凉或避风挡雨。石缝间支撑着长短不一、材质各异的小木棍。据说,过路的人在石缝下支了木棍便可祛病解乏、强筋壮骨,腰不酸腿不疼,走路格外有劲。牛武川的人都把这块大石叫“老石头”,也有人说这是一块“神石”。传说在一千多年前,从四川峨眉山走来一位修炼成仙的黄衣道人。一次,在前往山西五台山的途中,走到这片长满柳树的河川时,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山间林木碰撞呼啸,刹那间山洪暴发,大水直涌川道。当时,黄衣道人正伫立在暴风雨中,无处躲避。猛然,他从腰间抽出宝剑直指向西山,口中念念有词。随着宝剑的挥舞,山上有一块巨石飞滚而下,稳稳地落在路边的空地上。巨石有一个很大的底座,上面有一石帽,道人在石帽下避过了风雨的侵袭。这个传说,也许是人们编造的,但“老石头”确实在柳园路旁矗立了上千年,也为路人乘凉避雨提供了方便。直至70年代修迁兰宜公路时,因为挡道,才把它炸开,作了建桥的基石。

我是1941年7月在柳园出生的。自小身体特别弱,六七岁的时候,我的身体慢慢强健起来,脸色红润了,头发虽细黄,但总算全都长出来了。常常和村里同龄的小伙伴到山上拾干柴,到村后的水泉提水,到川道的小河里去摸鱼翻螃蟹,在“老石头”底下乘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虽然穷苦,但我们也有过自己快乐的童年。

1948年5月,富县解放了。祖父、祖母及姑姑住到了茶坊刘家沟。为了我上学方便,1949年秋收后,父母、妹妹我们四口回到离别三十多年的交道景村,我在柳园的童年时光结束了。

一个偏僻山村里的童年是贫穷的、单调的,但回想起来,仍然是那样美好、那样温暖。

新闻推荐

“好医生”之争给市场主体敲响警钟

本报全媒体记者夏菲妮一方是知名老牌药企,另一方是互联网医疗“新贵”,双方两次对簿公堂,起因是“好医生”。因商标侵权...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