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散落的文化“串珠成链” 峨眉山市政协探寻文脉之旅

乐山日报 2020-04-19 07:29 大字

凸显峨眉历史文化的书籍资料图片故宫文物南迁峨眉存放地遗址——武庙 资料图片■赵红卫冯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历史长河中,遗失的文化犹如一颗颗断链的珍珠坠入尘埃,只有俯身拾起,拂去泥沙,将散落的珍珠串联成链,才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与价值。

文化,是历史的承载,也是记忆的镌刻。多年来,峨眉山市政协始终致力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在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创新、建设与融合中履职尽责,将峨眉文化内涵融入城市脉搏,促进历史文化与新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寻根溯源,在历史长河中追寻“文化原乡”

2019年12月30日,对峨眉政协人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由峨眉山市政协和峨眉山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故宫文物南迁·峨眉记忆》荣获第九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政协人多年的执着坚守与智慧结晶。

“抗日战争时期,峨眉曾是故宫文物典藏之地,峨眉人与故宫人齐心协力,为守护国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故宫文物南迁·峨眉记忆》编剧、峨眉政协文史研究员赵敬忠感慨地说,为了让世人铭记这段光荣的历史,传承和弘扬典守精神,峨眉山市政协组织文史研究员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寻根溯源。

文史工作犹如打捞沉船艰苦而漫长,峨眉政协人秉持“典守精神”,奔走各地寻访知情人,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上万幅图片资料,终于还原了峨眉人八年典守续存中华文脉的感人故事。

十年坚守,峨眉政协人用智慧和心血换来硕果累累:2012年,由该市政协牵头拍摄的35集电视连续剧《密战峨眉》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十多家电视台播出,产生很大影响,获得四川省委“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政府巴蜀文艺奖以及乐山市郭沫若文艺奖;2017年,四集纪录片《故宫文物南迁·峨眉记忆》顺利拍摄,再次荣获巴蜀文艺奖;2018年,由文史研究员赵敬忠撰写的文史专著《典守峨眉·故宫文物南迁入藏峨眉纪实》正式出版,并荣获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三集大型纪录片《国宝的长征》正在加紧制作……“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台电视剧、一部纪录片”,政协人用多元文化展现出峥嵘岁月里的闪光记忆。

薪火相传,在峨眉文史中涵养“精神家园”

在峨眉山市政协档案柜里,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峨眉文史》摆放整齐。

“峨眉山市政协自1985年起,连续36年每年编辑一本《峨眉文史》,截至目前,已完成36辑。”担任文史委主任多年的孙旭培感触颇深,挖掘历史不容易,坚持36年追根溯源更不容易。“峨眉山市政协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文史研究工作,聘请了40多位文史研究员,目的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然而,与历史对话并不是一件易事,峨眉政协人以严谨务实的作风,热爱家乡的情怀,主动担当起“精神家园”的守护者。90多岁的文史研究员赵划,不顾年事已高,为搜寻历史印证,不辞辛劳多方奔走,令人动容。多年来,峨眉政协人探寻文脉之旅的足迹遍布家乡的山山水水,撰写出《解读峨眉》《武行峨眉》《峨眉历代名人传略》《历代名人与峨眉山》等一部部承载历史的精品力作。

目前,峨眉山市政协正在与四川大学联合撰写《五院弦歌·四川大学在峨眉》,合力挖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匠心独运,在文旅融合中擦亮“文化品牌”

峨眉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具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做好文旅融合,聚智聚力打造“大峨眉”国际旅游文化品牌?

2019年3月8日,在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峨眉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峨眉山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众多政协文史研究员成为“峨眉学”研究会骨干,他们聚焦“儒释道茶武食药”七大核心文化,对峨眉历史、文学、民俗、宗教、武术、茶、地理、中药材、饮食等峨眉特色文化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

针对城市建设如何植入历史文化元素这一课题,峨眉山市政协先后形成《对饿涝堰恢复改造工程中植入历史文化元素的建议》《市区口袋公园建设的文化元素建议》《关于现代农业旅游环线融入峨眉历史文化标识的建议》等调研成果;提出规划建设子陵公园,在杨柳街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等意见建议。一系列建议,得到了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

在古与今的串联与碰撞中,峨眉山市政协人不懈努力,把本土文化串珠成链,在文旅融合中擦亮“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国家荣誉 川军上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