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透酒香 文化名人畅谈川酒

四川经济日报 2019-12-18 07:33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 记者 周圆韵 唐千惠 杨波

酒文化源远流长,自杜康造酒开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健康的酒文化讲究“礼”,讲究“德”,讲究“节制与优雅”。相较于其它白酒产区而言,李白、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在四川有过居住史,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与酒有关的不计其数。也由此,川酒的文化中,多带有诗人的洒脱和浪漫的元素。

因此,四川经济日报记者特别对话五位文人学者,听他们讲述川酒文化不得不说的故事。

李后强

阿来

金元浦

周闻道

蒋蓝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李后强

论五粮液的文化之“道”

现在我们经常谈文化,谈了很多文化,文化本质上讲就是人造的东西,人造的有好的和坏的,文化有好坏之分,文明都是好艺术。五粮液是人造的东西,所以它是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

五粮液文化中,“道”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道教发源于四川,瓦屋山、峨眉山、青城山。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在四川诞生的。“道”,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可抗拒的。“道”这门学问,在人的信仰上叫宗教,事实上,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信仰文化。

为什么说五粮液和道文化有关?

酒的历史是很长的,在殷代、商代有记录,在陕西历史文化博物馆里,新石器时代都有酒具,足以见得酒的历史是很长的。“道”作为一种概念,可以说是比物质存在的时间还长的一种规律,但是作为信仰它远远晚于酒的文化。

所以说,酒的文化是很源远流长的。比如五粮液的文化,就是道家养生的产物,是道法自然的展现,是一种宗教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要领。

总的来说,五粮液文化是养生之道、伦理之道、纯真之道、生态之道、修炼之道、艺术之道、美学之道、科技之道、国民之道等等。五粮液的文化之道在国际上将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五粮液将带给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阿来

把酒的故事讲的更好

古代很多诗人都写酒,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很多文学跟酒有关。其中,我要向黄庭坚学习,庭坚客观地写了两种酒,尤其写得好的就是,他认为酒既是客观的,既是物质的,但是也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情感的,主观精神的境界当中。

我们当然要有抽象的哲学性的文化,既然它是有生命力的持续不断的产品,我们要把它放在产业,新技能,甚至有些时候是被整治环境制约的这样一个背景中来完成考察。盛唐时代大家都喝酒,但是安史之乱中间几次下令禁酒,所以酒这个东西确实跟一个时代的兴衰是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来到一个消费酒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来到高档酒的黄金时代。我们不但要喝酒,而且希望喝的是好酒。

我们在四川,不光是为了考察酒。还要学习酒的历史和文化。

四川,北宋南宋时期,酒产业发展已见雏形。国家有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即把制曲的技术跟作坊全面掌握起来,经营跟管理结合在一起。后来,为了更大规模地发展,还在各地建立请酒物,办厂办作坊。

再后来,为了筹集抗战的军费,四川开始走出一条国家办酒厂,百姓出原料和加工费的路子。就这样,财政酒税从之前的140万贯,到改革后的690万贯,酒在南宋也成了四川的支柱产业。

今日的四川,酒是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在落实发展政策的时候,我们要从纯粹的文化,或者纯粹的生产技术中来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 金元浦

酒里装着历史、文化和精神

人间至味在美酒,世界上只有一种物质兼具水与火的两种特点,是水的形态火的内心,白酒五粮金樽就是这样的。它具有晶莹剔透的水的清澈,水的柔美,水的丝滑,它又具有火的热烈火的激情和火的狂放,中华佳酿,集天地之精华,汇文明之典范。

中国人、中国酒、中国诗、中国情,这叫天地精华。

酒是一种文化,它不是喝酒的文化,它是文化和历史酿就了酒。文化这个词在英文中有360多种意义,在中文中,我们可以联系到与文化相关,与酒文化、茶文化、茶马古道等等甚至超过十万种的文化。所以我们今天在谈的酒文化,不是说要喝酒,我要谈的是文化,是历史。

酒是一种精神,它是一种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有酒必有诗,有酒必有情。比如侠客雅仕,在恰好的时机举杯共饮,开怀畅饮,风雅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古将出战,大胜而归,也就是一杯酒,酒与人永远的构成了一种在喝酒中获得的巅峰体验。

今天,不论是中国日常餐桌上,还是在商务的宴席上,我们少不了白酒,它以文化人,以情动人,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中国多少年来把这样的一种食餐酒、这样的一种精神,渗透到了我们的传统艺术和文化之中。

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始人、著名作家 周闻道

川酒的性格

人有人性,物有物性,酒有酒性。那么,川酒又有什么性格呢?透过岁月的流痕,我们不难发现川酒在与川人的杯光盏影中,展现出来的独特性格品质。

川酒是性情的。它坦荡、耿直、豪放、真诚。陆龟《自遣诗》中所称的“酒龙”,在川蜀饮客中随处可见:不与川人举杯对,“枉向人间号酒龙”。饮到高兴处,尽显真性情,早已把《论语·子罕》“不为酒困”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更像是李商隐《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中的“新秋仍酒困,幽兴暂江乡”。再进一步,就是赵德麟《候靖录》中所说的“酒恶”了。虽有点不雅,但兴之所至,酒见真性情,酒醉心明白,酒醒后一切如故。

川酒是雄性的。川酒是男人的信物, 女人的至爱。小篆和骨刻文中,酒字左边的那个火,也可以理解为变形的川,四川的川。几行顺着嘴角奔流的酒,彰显了饮客的豪爽,非男人不达的境界。川军抗日将领刘湘,在给奔赴抗日前线的将士壮行时,双手敬起一碗川酒,掷地有声地说:四川男儿,要有男人血性。敌军一日不败退,川军一日不还乡!我相信,喜欢杯中之物,曾喝酒喝到“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写下千古醉酒词《庆清朝》的李清照,在高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时,是雄性的,不是那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柔弱女子。且很有可能是喝了酒的,川酒。君不见,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川人眉山苏轼的学生。诗酒不分家,爱喝酒的苏轼不能不影响到他的学生。说不定李格非的案头,就曾放了一壶苏轼送的川酒;诗兴乍起,清照见得?

川酒是文化的。文化里有历史,有品格,有风骨,有精神,有豪情万丈。据《神农本草》所载,中国的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远古与神农时代。当你见到三星堆遗址中形形色色的酒器,谁能怀疑川酒里远古的杯光盏影。苏轼“把酒问青天”,问出了千古豪情。李白斗酒诗百篇,诠释了诗与酒的关系。当黄庭坚吟咏“冰堂酒好,只恨银杯小……采莲一曲清歌”的时候,吟咏的是一种诗酒人生。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几成积习。

关键是,他(它)们都是川人川酒。

四川省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 蒋蓝

透过川酒看川人的人生哲学

“包容万象、豁达开朗、多元共存。”以扬雄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川酒与川人的人生哲学。

扬雄,在四川历史上是一名类似于百科全书一样的全才,也是第一位论述酒的学者。其实扬雄并非高阳酒徒,他喝酒,渐渐悟出了酒的启示录。我们可以看到,扬雄在《法言》说过,只有喝酒的实际内容而不讲究礼仪的形式,就会显得粗野;而讲究礼仪的形式而没有喝酒的实际内容,就会显得虚伪。

形式与内容相符合才是真正的礼仪。扬雄其实拿捏到了一种分寸:适度,这也是蜀人的生活价值观。

古往今来巴蜀大地的迁移文化对川酒文化影响深远。我们都知道,四川是一个移民大省,四面八方的人来到天府之国。最早的迁移是秦国初期,秦始皇担心当时富豪对自己权利地位的影响,便将他们从咸阳发配到蜀地,将中部的文化技术传到了蜀地。

不同地域的人,带来不同风味的文化,久而久之则生成了四川人独特的性格——包容万象,中庸之道 ,豁达开朗,而这种性格也体现在川酒中。

很多人喝不来黄酒、洋酒,但一说到川酒,却产生了一种共鸣,不少川酒在山东、河北、江浙一带都非常有市场。同时,四川人对于酒的偏爱,则体现在“品”上。相对于北方人的直爽彪悍,四川人更加内敛而讲究,更在意酒的品质和品酒的态度,不仅仅是品酒也是对生活的细细品味。

新闻推荐

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戴余乐)昨(16)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