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来川 徐悲鸿把巴蜀情藏进了画卷
作为中国画坛巨匠,徐悲鸿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很大。,三次来川 徐悲鸿把巴蜀情藏进了画卷。
这位艺术大师与巴蜀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里,他不仅创作了著名的《群奔图》《巴人汲水》《山鬼》《国殇》《青城山道中》等作品,还兴办学校、和张大千等结下友谊……
11月1日下午,徐悲鸿的孙子、现任职于徐悲鸿纪念馆的画家徐骥,做客成都画院,以“徐悲鸿的巴蜀情缘——创作、教育、交友和故事”为题,为现场观众讲述了徐悲鸿的巴蜀情缘。
□本报记者 边钰
彩墨浑成,以奔马闻名于世
徐悲鸿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闻名于世。他笔下的马或昂头挺胸,或奋力奔跑,给人以生机和力量。
1940年,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1938年,他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邀请去印度开讲座、办画展。由于印度交通不便,徐悲鸿只有靠骑马出行。那些年,他洗马、喂食、训马……和马日积月累的相处中,他对马的骨骼肌肉、真实结构了然于心。1940年从印度回来之后,他笔下的马力道十足,颇具精气神,独具一格。
修长的腿部、大鼻孔、飘扬的马鬃……徐悲鸿画马时并不都用画笔绘制,在绘画马鬃和马尾时,他会借用油画的刷子,以画出飘扬呼啸的力道。《万里秋风频回首》《奔马图》……都突出马的肩部、胸部、颈部大块肌肉的形状,凸现马的英俊、雄健形象。他以简单的线条将柔韧的踝关节和坚硬的蹄子等转折关系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达到尽微致广的境界。画面中,徐悲鸿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节奏韵律,还充分掌握笔墨“造型语言”的严格写生、写实性。
徐悲鸿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张是《六骏图》,于1942年从云南回到四川以后所作。该画作无论是从构图的安排,还是墨色的明暗都体现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线条的想象力。
流寓巴蜀,关注劳动人民
徐悲鸿曾经三次来到四川。1935年,他应好友邀请第一次来川,游历了峨眉山、青城山。第二次是1937年11月到1938年7月,时值南京沦陷后,随中央大学南迁到重庆。这个阶段,他创作了诸如《竹鸡图》《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优秀作品。第三次是1942年6月至1946年5月,徐悲鸿先生返回重庆,在盘溪筹办中国美术学院,极大地推动了现代院校体系的美术教育发展,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悲鸿早期不太关注劳动人民,他画作的主题也主要围绕马、狮子、风景,所以《巴人汲水》这张画也是开启了徐悲鸿对于劳动人民的关注。”徐骥介绍,这张作品是画自1937年,当时徐悲鸿住在重庆江北区,他每天要坐渡船到对面的沙坪坝去上课,都能看见这些挑水的挑夫。触景生情,他一气呵成,画下这幅长3米的画卷。通过对人物动态和表情的描绘以及人物肩膀和腿部的紧张肌肉的刻画,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疾苦。这幅画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徐悲鸿把自己的形象也画在里面。“在他觉得他画得好的作品中,他都喜欢把自己形象添加进去。这样看,他也有些自恋。”徐骥打趣道。
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流寓巴蜀时,他还多次在巴蜀境内写生、交流、举办展览,与当时四川、重庆活跃的张大千等知名艺术家交往甚密。
徐骥还介绍,徐悲鸿在成都的时候,常带着学生写生。有一次他问学生,“你们认为四川最具代表的人文或者风景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辣椒、地形、河流……徐悲鸿认为他们答案都不对,他认为最能反映四川特色的是黄桷树和包头巾的人,并以此告诫学生,一定要观察当地的风貌才能画出具有写实精神的作品。
新闻推荐
生动的墙画战斗村环境优美村民家一角保洁员正清扫落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记者赵径文/图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峨眉...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