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秀逸意趣妙生 品鉴刘开永中国画“猴”文化艺术文/武作岭

拂晓报 2018-11-30 10:54 大字

刘开永,静水轩主人,自幼研习书画,擅长画猴,享有“安徽猴王”美誉,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书画展中入展并获奖。现为中国怀素书法研究会研究员、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书画委徽文化艺委会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这是品鉴刘开永中国画“猴”文化艺术的强烈感受。

刘开永的猴画作品笔墨酣畅,既注重传统艺术形式,又吸收当代绘画的新观念,具有浓郁的时代审美气息和新的境界,看其猴画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散发出的魅力。他笔下的猴子,千姿百态,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有时觅食摘果,攀枝挂月,有时岭上飞影,结伴丘山,有时追逐嬉闹,悠闲懒散,俨然一幅浓郁风情的中国传统画。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外形酷似人类的猴子在人们的眼中是个讨喜的角色,象征着活泼、机灵、聪明…… 在中国,猴子是十二生肖之一,在我们的周围会经常碰到属相是猴的亲戚朋友,有趣的是,一些属猴的人常把自己比喻成猴,还想收藏画有猴子的中国画作品,可见在绘画领域“猴画”作为一种特殊的题材,也在上千年的中国美术史里留下一方独特天地。

刘开永画猴源于少年时代《西游记》剧中正义象征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影响,因而喜欢猴,爱猴,就尝试用传统的写意法画猴,所以他每一笔、每一墨都用心去画,体现在情感的意趣之上,他把猴子画得鲜活、灵动,得益于他积数十载之功,观猴写生无数,笔墨弃纸数千。  

俗话说:艺术家中凡是有成就的,都是创造了自家艺术形象的人,一定要术有专攻,比如白石老人在学习了八大山人、吴昌硕之后,创造了自家的虾、蟹、蛙、蝌蚪,不用落款一看就是齐家的!还有徐悲鸿画的马、郑板桥画的竹子、潘天寿画的荷花、李可染画的山水、黄胄画的毛驴、李苦禅画的鹰等等。刘开永老师说:要画好画就要开创自己的画材,创造自己的绘画艺术形象,定位画猴先把握住猴子的结构,悉心揣摩,心追手摩,捕捉猴子的各种生动的姿态、表情,加以艺术加工,提炼成笔下富有人情味的画面,从“自然表象之猴”到“意象之猴”升华。

所以刘开永老师经常到中国猴山——河南济源五龙口和有猴出没的地方花果山、峨眉山、九华山等地实地写生,并把写生速写的猴子用大写意技法画出来。速写中“稳、准、狠”的功夫尽量要尊重客观形态,但从猴的速写素材发展为“写意猴”,则需要把猴的表象综合为意象。意象是以审美之意夸张、取舍、综合表象的结果。例如白石大师的“虾”,即是综合了河虾与“大对虾”的形象,并且夸张其弓身形态与透明质感而成的意象。苦禅老人的“鹰”则是综合了金鹏、鹫、隼等猛禽形象并夸张其棱角与厚重的体积感而成的意象。所以,刘开永老师的“猴”便以猕猴形象为主,综合了卷尾猴、金丝猴、叶猴和小猩猩的形象,甚至融进了淘气小孩子的神态,综合形成了自己画猴风格形象。

中国画讲究“借物寄情、借物传情、借物抒情”,因此刘开永借“心中之猴”、“以意为之”、“缘物寄情”的艺术行为,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立意”多为“寓意”,寓意皆来于传统的“猴文化”与现实观众对猴的兴趣和理解。

刘开永有很深的笔墨功力,寄情于画猴,骨法用笔,起讫分明,遇圆成圆,遇方成方,直中求曲,弱中求力,自然合于法度,停顿转折亦随笔锋所向,线条灵动而富有张力。他用笔老辣而灵动,用墨鲜活而潇洒。以富有变化、自由、率性、逸笔草草的笔触画出猴子的动态,以刚柔并济的笔墨勾勒出面部神态,再用浓墨画出猴子的手足等重点部位,墨线之间的浓淡疏密变化错落有致。猴子在他的笔下,配上古柏苍松、山石飞泉,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春来秋往,刘开永在猴画创作的艺术道路上跋涉,年复一年,他在画猴的天地里继续求索,把对人和自然的心灵感悟深深地融入到画猴的艺术实践之中。这其中包含着他对猴的钟爱,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思索……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为此理。

新闻推荐

将亮相药博会

红豆杉鲜果本报讯(记者鲁倩文摄影报道)12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和峨眉山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