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张秀熟评李劼人捐书不遗于子女 不私于菱窠

华西都市报 2018-06-01 03:16 大字

知名学者张秀熟评李劼人捐书 “二李”书展上李劼人塑像。

李劼人捐赠的藏书。

李劼人藏书,不遗于子女,不留作私产,最终捐献公共图书馆。这不仅表现了李劼人的风度和气质,也是李劼人研究者和四川藏书史、文献史上的幸事。

“劼人尽以所藏捐献政府不遗于子女,不私于菱窠。”知名学者、李劼人的老友张秀熟曾这样评价李劼人捐书之举。

在李劼人藏书中,很多题签上有“暂藏于菱窠”字样(李劼人于成都的故居,名为“菱窠”),而在他自用的水晶印章上,则刻的是“李劼人经眼”。所有的书只是他个人“暂藏”,看过的书只是“经眼”,可见李劼人之宽广胸怀,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些藏书据为己有。

这些捐赠品版本珍贵,文献价值极高,例如明代刻本《唐类函》《医说》《楚山和尚语录》《泾野先生文集》等数种,均可列入珍善本图书之列。

数量庞大多与四川有关

据统计,李劼人捐赠书籍,有古籍线装书1168部16007册,涵盖经史子集各部。据现存于成都市档案馆的清单记载,有民国版平装书510册,1949年后的图书330册。有晚清、民国时期报纸18种;1949年以后的报纸13种,期刊34种,共2105册。

徜徉在李劼人先生的展厅,观众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川西布置风格,李劼人一生都与四川密不可分,其代表著作“大河三部曲”也以四川为背景书写时代风云变幻。

同样,他的藏书中一大部分也都是与蜀地有关的典籍文献:有记录四川历史事实的《蜀典》《蜀鑑》《圣教入川记》;有记录四川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的《峨眉山志》《蜀水考》;有地方志类《华阳国志》《华阳县志》;有记录四川行业发展的《四川盐法志》《四川寗属农牧调查报告》;有众多历代四川文化名人的著述及文献编撰成果,如杨慎《升庵全集》、李调元《函海》等等。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院李劼人研究协会会长王嘉陵评论道:“李劼人酷爱收书,尤其是和四川有关的,什么都收。”

四川是他文学根植的源头

在展厅的一侧,有专设一栏展示李劼人捐赠的蜀地藏书。玻璃墙后,是一本本独立陈列的典籍精品。藏品之上,有张秀熟先生为李劼人写下的评语:“顾所藏故书,旁及四部,版本兼收并蓄,尤多四川各州邑刻本;既见其文学素养之植根深厚,而拳拳于乡土文物之保存,与所藏书画同一苦心孤诣。”

在学术研究上,这些藏书为四川地方研究注入新鲜血液。而从更深远的文化意义上,它们不仅是老一辈先贤对故里的馈赠,也在当代为进一步的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可见其弥足珍贵之处。

作为一个作家,这些典籍也为他营造了写作环境,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展台上陈列的一本《圣教入川记》,是研究张献忠入川的重要史料,最开始的版本是由两名外国传教士用外语书写,其中一部分讲述了张献忠进入四川后的一系列重要活动,之后译为中文流传下来。李劼人读过此书后,曾向朋友提起,等有时间了要为张献忠写一个小说,因为他其实并不如我们看到的历史记载那样十恶不赦。

“外国人眼中的这段历史,站在另外的角度,更加客观。李劼人通读过我们的正史,也读过外国人写的,所以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在格局上是非常客观的。虽然最后他也没能写成。”王嘉陵解释道。

李劼人一生都在写四川,这些蜀地典籍在丰富川蜀文化的同时,也为李劼人带去源源不断的养料。正如张秀熟评价道:“从这些藏书中,我们看到了李劼人文学根植的源头。”

藏书打开他的语言密码

陈列中还有一本醒目的藏品《蜀语》,其所收词语不仅具有鲜明的四川地域色彩,且多为当时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至今仍有许多词条在四川方言中袭用。这在研究和了解四川方言语音、词汇的历史面貌乃至训诂学、语义学和风俗人文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为地道的四川人,李劼人非常痴迷四川方言研究。而李劼人的作品充满原生态气息,多为四川土语方言。四川作家协会荣誉委员林文询,也致力于李劼人研究,谈到李劼人对四川话的理解,他评价道:“李劼人有着他独特的见解,都非常精辟,这和他大量阅读此类巴蜀古籍是分不开的。”

例如,成都本地人以“幺店子”来形容路边小店,这是最通常的写法,但李劼人则自创为“腰店子”。他解释道:曾经往返成都重庆不像现在方便,行程往往不止一天。行路人员从成都出发,可能走到一半就天黑了,需要住宿。成都为头,重庆为脚,走到一半处刚好是“腰部”,所以歇息住宿的场所也就可以理解为“腰店子”。

藏书艰难,不留私产

他的藏书重实用,有别于敝帚自珍、炫然以赏鉴收藏名家者,而依然不乏珍本、善本的收藏;藏书内容旁及四部,版本兼收并蓄,尤其注意四川各州邑刻本等乡土文献的搜集;藏书具备较大规模,并以个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学问功底作判断,穷其一生,得之有意无意间,其价值应该充分肯定。

据李劼人外孙女李诗华所述,李家藏书命途多舛。110多年前,李劼人送父亲灵柩回川途中,藏书全部毁于湖难;之后,日益丰富的藏书又由于租房原因多有损失。直到菱窠建成,李劼人珍藏的书籍报刊才有了第一个家。随后他大量购入书籍,家境算不上富有,却藏书过万。1962年12月李劫人病逝成都,次月,其夫人杨叔捃及其子女李远岑、李眉遵李劼人生前遗嘱,提出将李先生历年收藏书籍、字画、报纸、杂志等,全部捐赠国家。

李劼人藏书,不遗于子女,不留作私产,最终捐献公共图书馆。这不仅表现了李劼人的风度和气质,也是李劼人研究者和四川藏书史、文献史上的幸事。现代图书馆的条件,无疑比让藏书留存民间更有利于保存、传承和广泛而持久的流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徐语杨

新闻推荐

桃子熟了 采摘季香甜可人

罗一村新鲜采摘的桃子硕果累累潘家园生态农场鲜桃(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白里透红的桃子(普兴乡政府供图)采摘现场(市中区委宣传...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