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竹旅游 景区“吃不下”“吃不饱”怎么破
位于川西竹海峡谷景区的仙侣牧云桥。 杨科 摄
蜀南竹海。 本报记者 衡昌辉 摄
本报4月25日、26日,5月2日的相关报道。
5月17日,成都文旅集团邛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川西竹海峡谷景区门票实行限额销售。这是该景区半个月内第二次做出类似举动,“接待能力确实有限。”邛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顺先坦言,“五一”小长假以来,面对日渐增多的游客,对于景区的接待能力来讲,确实“吃不下”。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记者走访发现,省内多数竹类旅游景区都还“吃不饱”。有的“吃不下”,有的“吃不饱”,原因何在?省林科院研究员孙鹏说:“要从景区本身找问题。”
现象
竹类景区38个四川省尚缺5A级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有国家和省级竹类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康养基地18个,另有竹林人家20个。竹类景区不少,但景区等级并不高。目前级别最高的是宜宾市长宁县蜀南竹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高等级的5A级竹类景区还没有。这是近日省林业厅竹产业调研组发布的数据。
《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有8个大项共计1000分的细则。《四川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提升标准》(“A+标准”)包括景区发展效应、景区信息化建设、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景区行业管理4个大项、满分100分,5A级旅游景区必须达到90分。
5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收入、辐射带动地方经济等方面效果明显。峨眉山景区连续9年位居全省黄金周门票收入第一。九寨沟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海螺沟景区等5A级景区门票收入、辐射带动作用均居全省前列。
而在竹产业发达的浙江和福建,目前已各有两个5A级竹类景区。
□本报记者 王成栋 范坤鹏
人均消费仅300元,竹景区如何才能让客人乐掏腰包?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营业状况。”川南某竹景区相关负责人坦言,来的游客多不多、能不能多耍几天,是他最关心的。客人多,景区的收入便步步攀升。
去年,全省各竹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6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只有300元。
“按现在的物价,基本就是住一天,吃两顿饭。带来的效益不算高。”浙江省竹产业协会秘书长翁甫金认为,无论是“吃不饱”还是“吃不下”,都暴露了景区基础设施不强、景观精细化打造不足、服务项目不多且质量不高等问题。“吃好、住好、玩好、买好,景区只要有一样做不好,就留不住客人,也不能让客人掏腰包。”前述川南某竹景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也印证了这种说法,该景区和周边的竹林人家,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主要都是吃全竹宴,买一下竹编,走一下竹林步道。这些步道的护栏和防滑措施还有待完善。”他说,去年的国庆黄金周期间,游客们普遍反映,景区周边停车设施不足、住宿条件一般且可选择范围少,“有人不得不开车跑到30多公里外找住的地方。”
翁甫金说,去年浙江安吉县竹林生态旅游景区吸引了游客7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0亿元。仅5A级景区竹博园便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直接收入近13亿元,人均消费超过1000元。
无独有偶,福建武夷山附近的小竹林景区(包含在大武夷山景区内,为5A级),去年直接收入达到12.9亿元,游客人均消费接近800元。
“所以,5A级不只是一块牌子。它是多个指标综合的结果,代表了荣誉更代表了实力和收益。”四川省景区协会秘书长华颖说,5A级这个称号,本身就意味着景区软硬件均达到一流水准,客流量、游客消费欲望自然也会大幅提升。
历经20多年仍在“爬坡”,竹景区走入了哪些误区?
“这里面有认识问题,也有操作问题。”省社科院在读博士张耀文曾参与全省竹旅游业调查,他说,从上世纪90年代蜀南竹海大规模开发算起,四川的竹旅游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多数竹景区仍处在“爬坡”阶段。主要表现有三:
首先,各地把资源禀赋看成最重要的要素,这恰恰容易走入误区。游客更注重的是服务的内容、质量,“至于竹林有几万亩还是几百亩,有哪些品种的竹子,游客并不是很在意。”张耀文说。
其次,在景区的打造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清晰。“各地纷纷把竹产业,包括竹文化产业作为地方重点项目来抓。这是个好现象,但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市场导向。”张耀文说。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某县的竹景区开发中,县级多个部门否决了开发商提出的间伐建议,联合发文要求“规划区的竹林一律封禁性保护,不得任何采伐”。竹子的生命周期只有十六七年,“我当时就反问,不让采伐更新,竹子枯死了咋办?”
最后,景区同质化严重。“如果都是吃着几乎同样的竹笋、竹荪,买同样的竹制品,看着几乎同样的竹林,游客肯定没啥动力。”省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如何提升景区旅游要素品质,是景区能否摆脱低层次同质化竞争的关键砝码。
从“卖资源”到“卖创意”,如何打造5A级竹景区?
四川竹旅游出路究竟在哪?“首先,要夯实景区的基础设施等硬件。”福建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此前曾来过四川交流考察,他建议,应该完善竹景区的基础设施,集中精力做好景观打造。特别是要提升景区道路的通达度与便捷度,提升食宿条件,“硬件是搞旅游的前提条件,住宿和餐饮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环节。”
其次,学会从“卖资源”到“卖创意”的转变。竹景区开发中,竹林资源只是基础,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与竹林搭配的景观、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每个环节都要尽量做到新、奇、快,同时跟地方特色结合起来。”省林业厅森林旅游中心主任马朝洪说,提升景区竞争力,必须走出单纯卖资源、卖历史和卖文化的初级阶段。
赵顺先说,川西竹海峡谷景区前后经历近9年的打造与开发,才算初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景区的核心产品是横跨竹林的玻璃栈道和可俯瞰景区的悬崖餐厅,以及经过多轮培训的服务人员。
省生态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应尽快打造属于四川竹旅游的龙头,如扶持蜀南竹海等景区升格为5A级,以提升四川竹景区的品牌和影响力。同时,尽快出台竹旅游相关行业标准,以实现竹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定制化。
2017年 四川38个竹旅游景区
共计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
实现直接收入60亿元
游客人均消费300元
编后
仅有四问还不够
□简单
《四问四川竹产业》系列报道今日画上句号。
四问,我们分别从种管收、初加工、深加工、竹旅游四个方面,分别走访了种植农户、加工企业、林业部门和业内专家。近七成应伐竹材因成本太高无人采,竹笋因冷链物流不完善卖不出好价钱,竹旅游因核心竞争力不够多半景区还停留在卖资源阶段,而竹产品深加工冷热不均的原因则更为复杂。
除了摆事实,我们试图用调研的方式去探索更多做强的路径,通过与浙江、福建等省竹产业发展现状的对比,探索四川的竹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将资源真正变成优势。
今天的报道不是终点,相对实际发展中的种种难题,如今的“四问”还远远不能答疑解惑。《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2年竹产业综合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5年内实现翻番,意味着四川省的竹产业在5年内要从“够大”走向“够强”。面对这一课题,我们会持续关注,期待用更多的案例,为地方政府和竹产业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和思路。
新闻推荐
张彤主持召开第五届旅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继承发展中创新 让展会叫好又叫座
本报讯(记者方方)5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主持召开第五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