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疗”“毛细血管”新装备 管网修复不再“开膛破肚”

乐山日报 2018-05-08 08:01 大字

工作人员利用潜望镜检测管道病害点■记者 甘国江 文/图

地下管道,俗称城市“毛细血管”。今年以来,为快速、高效地诊疗城市“毛细血管”,峨眉山市让潜望镜、机器人、有害气体检测仪等新装备纷纷上阵,为“精准诊疗”地下管道立下了汗马功劳。

查“病情” 新装备深入地下“精准诊断”

一台工程车载着几名技术员和工人,时不时停靠在地下管网的井盖旁,下车挪开井盖,然后拿出一根可以伸缩的金属杆,放入管道内仔细查看下面的管网情况。

“我们就像个移动‘诊所\’,负责检测城市地下管网的‘健康状况\’,并根据诊断结果开出治疗‘方子\’。”5月6日上午,峨眉山市非开挖修复整治工程联络员、峨眉山市仙山排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军告诉记者,那根伸入管道内的金属杆其实是一台杆式潜望镜,下面的镜头连接着上面的视频检测系统,可以对地下管道进行内窥检测,最终将管道内的情况实时传送到电子显示屏上,实现不用下井便知井内状况的效果。

据介绍,潜望镜可以排查疑似病害管道,初筛管道漏点、错位等病害点,同时全程录像,便于技术人员对特殊情况开展“会诊”。

“如果对潜望镜发现的管道病害点有疑惑,我们还可以派出机器人下管道精准排查。”杨军介绍,机器人可以在管道内来回穿梭,近距离点对点地观测、拍摄管道内的病害点,为制定修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记者了解到,这台机器人是从德国进口的管道内窥电视检测系统,由一台主控器、操纵线缆架、旋转摄像头、小型发电机,以及视频显示器、操作杆等组成,可以在200米长的管道内来回移动,最小可以进入直径30厘米的管道内进行病害点检测,相较于潜望镜30米—50米的窥测距离,机器人更有利于“精准诊断”病情。

“尤其是对查明老旧管道走向不明、暗井等情况,机器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军告诉记者,在峨眉山市白龙北路,有一处污水管走向不明,也找不到检查井,最终他们让机器人下井后爬行65米才发现了暗井,并最终确定地下排水管线路,为雨污管网整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除“病根” 管网修复不再“开膛破肚”

当天,位于峨眉山市符溪镇符平村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主管修复工程施工现场,10台水泵一起用力,将一段300米长管道内的水快速泵入下一节管道,以便对该段管道内的病害点进行修复。

“把水抽干后,我们首先会对检测出来的病害点进行单独定点修复,如果内部腐蚀较为严重,我们会采取内衬修复术,将整段管网进行全面修复。”杨军告诉记者,一般一段300长的管道修复只需要7天左右,并且不用像以前那样挖开路面,也不用断道施工,基本上施工期间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总体说来,就是工期更短、影响更小。”杨军表示。

据了解,峨眉山市全市共有75处非开挖修复点,目前已经有26处顺利完工。该市还计划投资4亿余元,全面启动“以渠代管”整治、小区雨污分流及化粪池改造、管网病损点修复整治,以及配套管网建设、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二期等5项工程,其中前三项建设正快速推进,将在6月底前完工。

编后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滞后等原因,城市地下管网的管护,始终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乐山也不例外。尤其在给排水、燃气、电力等隐患排查和修复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开挖,由此产生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同时还会对市民出行和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峨眉山市在污水管网修复整治过程中,积极引入潜望镜、机器人、有害气体检测仪等新装备,进行非开挖式“精准诊疗”,就显得尤为难得。从长远看,依托这些新装备,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效率,又能进行“精准诊疗”“准确医治”,可谓事半功倍,值得推广。

新闻推荐

1927年4月,中共博山支部成立;1930年6月,中共博山特别支部成立 不惧白色恐怖投身抗日洪流

中共博山特别支部旧址标志碑当地老人讲述博山特别支部的故事中共博山特别支部活动旧址中共博山支部旧址标志碑沿着蜿蜒的山路爬上博山峨眉山,一片苍翠的松柏林里,有一块刻着...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