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石光华品味“舌尖上的四川”

四川日报 2018-05-04 06:14 大字

□本报记者 肖姗姗

随着各种入乡随俗式的“变脸”,要吃一顿正宗的“四川味道”,成了困扰不少“吃货”的难题。4月29日,专研饮食文化的作家王恺和自诩“好诗、好酒、好吃”的诗人石光华在成都,用一下午的时光,摆了一场活色生香的“龙门阵”,探讨“如何在四川吃到一顿好饭”。他们认为,在四川吃到一顿好饭,一定意义上就是如何在四川把日子过得舒服,美食之道即是生活之道。

最好的川菜“藏”在里巷

王恺当记者多年,去过很多地方,有着难忘的吃饭经历。这些积淀,成为他为食物写书的动力。他说:“提到写美食的书,人们一般都将之笼统称之为‘美食书\’,但其实对我来说,写饮食题材的作品,并不都是美食书。我有很多值得记录的吃饭经验,虽然是简单的日常饭菜,但让人感到非常安慰和温暖。”

在他推出的新书《浪食记》中,开篇就是“四川乡村菜的温柔”。在王恺的记忆深处,四川的某个小镇,那些卖相平常的跷脚牛肉、夫妻肺片、蒜泥白肉等,是他在四川吃到的一顿好饭。但令他困惑的是,为何在满街鳞次栉比的川菜馆里,他再也没能找到那样的美味?对此,石光华说:“饭店要做生意,不可能像家人在家做饭那么全身心投入饭菜本身。有些餐饮店,是靠调味料,辅味料堆砌加工。有些饭店老板,关注的重点不在如何做好饭菜,而是满口商业模式。”

而如何找到正宗的四川味道?“我吃过的好的川菜往往‘隐世\’于聚光灯之外的里巷,最好是到当地人家中去吃,或者找熟悉情况的当地朋友带到那些用心做菜的馆子去。”石光华说。对于一些“网红”餐饮店,石光华保持冷静,“凡是一夜爆红的,都值得怀疑。”他希望真正热爱川菜的人,能够致力于还原呈现原生态的川菜,传播正宗川菜的味觉体系。王恺也感叹,要留住川菜魂,生活才够滋味,“川菜所给予人的愉悦感,或许是国内其他菜系无法相比的,除了直接表现为味蕾上的畅快淋漓,也关乎隐藏在美味背后的生活态度,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精致慢生活的主张。”

四川的安逸是牛肉配酒的滑溜

写有《我的川菜生活》的石光华对《浪食记》赞赏有加。“《浪食记》并非餐馆指南,也不是各路美食大集锦,而更似一卷饮食浮世绘。”

王恺笔下,他所看到的做好一顿川菜,简直就是用了生活的真心。他特别提到了达州的“灯影牛肉干”,“一丝丝小心翼翼地享受着,一块能消磨一段时光,是一种平实的快感。”王恺回忆道,光牛肉的腌制就要六个小时,只选这几种牛肉:和尚头、白板、红板、佛座子——近乎“黑话”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点筋都不能有,用新竹子烤制,完全不沾生水。

王恺震惊于这样的精细,所以他羡慕四川人的慢条斯理,他觉得这才是生活的真谛,所谓幸福感,就是一片灯影牛肉,又或者还有种“叫跷脚牛肉的东西”。王恺说:“跷脚牛肉这道来源不可考的菜,和许多著名川菜一样起源于民间,比如夫妻肺片、水煮鱼,并不能准确说出发明者。这道菜在峨眉山附近甚多,其实就是大锅煮牛肉和牛杂,几乎不在汤里加料,用制作工序复杂的蘸水当调味品。吃完牛肉,在汤里煮莲花白……那牛肉也还罢了,脆硬的圆白菜也是蜜里调油地甜,让人几乎停不下筷子。”王恺用四川话来感叹:“安逸啊,配上古镇白酒,一喝,像在雨天的草地上走过,滑溜极了。”

新闻推荐

“五一”小长假首日全国铁路迎来客流高峰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29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全国铁路迎来客流高峰,客流主要以旅游、探亲为主,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20万人次。4月2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95.2...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