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峨眉山月歌》是千古名篇

三江都市报 2017-10-12 07:35 大字
罗家祥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或曰作于次年等)初秋,在峨眉山徜徉了不短时间的李白,自峨眉山出发,经平羌县(今属市中区),到清溪驿(今犍为县孝姑镇永平村),在天未亮的早上走岷江出发奔向渝州(今重庆市)。临行,因为没有看见天上的半轮明月,心中怅然,写下这首《峨眉山月歌》(以下简称《歌》)。

李白不会想到,这随心的一笔,竟然成为公认的“千古绝唱”“千古名篇”,他更加预料不到,后人会为此诗打起上千年的“笔墨官司”!

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李白的不朽杰作《歌》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高度评价,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经有人调查过不同的唐诗选本,对李白的诗歌影响力进行排行,结果《歌》在李白现存九百多首诗里面排名高居第八位。《歌》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李白自己对此诗颇为得意,几十年后,饱经人世风霜的约60岁的李白在武昌遇到一个来自蜀地的僧人晏将要入中京(长安),又记起当年自己出川时的意气风发,两相对比,怆然写下《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说明故乡之月永远挂在李白心中。李白早期在蜀的诗歌,经过他自己淘汰和历史的大浪淘沙,遗留至今的不过十余首,每一首可以说都是精品。

第二,《歌》对各大名家的创作影响极大,仿作极多。北宋大文豪苏轼在《送张嘉州》一诗中的一段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诗的前两句就直接引自李白这首诗。南宋大文豪陆游曾代理嘉州刺史,也深受其影响,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舟中对月》(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月岩》(云外连娟何所似?平羌江上半轮秋)等约十首之多。后世名家范成大、杨基、杨慎、王士祯等到过古代乐山的无不留下仿作,这真可谓“自古诗人例入蜀,至嘉必仿峨月诗”。乐山本地的文人更是如此,嘉定府荣县(今属自贡市)的赵熙更是创作了包括《赋得峨眉山月半轮秋戏柬钱元蘅》在内的至少达11首,郭沫若等也留下仿作。这种仿作,大致不下100首,在历代名诗中是极其罕见的。

第三,史有定评。《歌》的文学意境和艺术技巧在历代备受推崇。南宋著名评论家严羽评论道:“色与月俱清,音与江俱长。不独无一点俗气,并无一点仙气。‘秋\’字作韵,妙。‘影\’字安在上,妙。试一变动,便识妍媸。”元·张雨《贞居先生诗集》卷3评《太白像》:“青绮帔,绿玉杖,望见九叠屏风上。翩如游龙不可攀,已在峨眉山月间。”“峨眉山月”几乎成了李白的代名词。明代评论家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评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王评击中了二点要害:一是“太白佳境”,二是指出李白连用五个地名之妙,此论为后人公认。明·王世懋(王世贞之弟)《艺圃撷余》则评曰:“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这已经是把《歌》推为“绝唱”了。

第四,许多“名篇”类古代诗词选本都选用了《歌》,并有赏析。如范凤驰《唐诗名篇赏粹》、袁行霈《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郑红峰《唐诗名篇鉴赏》等,不胜枚举。这说明《歌》确为名篇,是大家公认的。

第五,《歌》上了多种教材。现在许多大中小学教材(包括最新国家教材委员会审定的)、中国文学史著作都选用了它,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的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可以说,虽然《歌》没有被选入清代普及性的选本《唐诗三百首》是个遗憾,但是由于它被选入各种教材,一年学习它的人不下一两千万,所以其影响力很大。(其实,这正好可以作为现代旅游开发中的唐诗游学的好题材)。

第六,对《歌》的演绎多姿多彩,包括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段。如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为《峨眉山月歌》作曲,风行一时,收入民国时期编的《中学音乐教材初集》(黄自曾参与编审)出版;当代著名音乐家罗忠镕创作钢琴伴奏《峨眉山月歌》等,对于这些名家作品现在都有不少专业研究者进行研究。

第七,《歌》很早就流传国外,日本、韩国的教材也有多种选用,因此在海外影响也很大。日本的特色艺术“剑舞”也曾经改编过《歌》,还多次到中国演出。而且两国还因此发生了友好佳话:1825年,日本著名诗人良宽在在越后宫川滨海滩上发现一截木头,刻有“峨眉山下桥”五个汉字。这引发不少日本人到峨眉山寻踪交往,并在峨眉山上建立了一个峨眉山日中诗碑亭。

第八,对《歌》的争论极大,也是名诗里罕见的。主要焦点在于“思君”的“君”所指,其创作地“清溪驿”究竟在哪里?特别是对于后者,更有6县9地以上的说法。关于这些争论文章,总数不下100篇,有的还上了《北京大学学报》等,后文将详细探讨。凡是有“争议”的必然吸引眼球,反过来推动了《歌》的名气。

可以说,《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李白已经仙逝1200多年,但名家千古,名诗不朽。一首《峨眉山月歌》,半轮悬挂了千年的明月,拨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而且还将永远继续下去。

新闻推荐

他在执勤点过了19个生日

本报讯(记者甘国江)10月4日上午,一场特别的授勋仪式在峨眉山景区“天下名山”牌坊下举行,因多年来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乐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峨眉大队高桥中队指导员杨群,被市公安局授予“忠诚服务金...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