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嘉定府(27)

三江都市报 2017-10-12 07:35 大字

峨眉山伏虎寺布金林唐长寿摄明未清初嘉定州遭遇的空前战祸使佛教遭受严重破坏。峨眉之战时,峨眉山寺庙多有毁坏,如峨眉山第一大庙灵岩寺就毁于战火。战乱期间,峨眉山僧人也多死于饥荒,“寺僧有寻山中野菜瀹煮延命者,有团黄土为丸囫囵咽食者,迁延无术,十死八九”(蒋超《峨眉山志》卷十八)。佛教衰微有日焉。

清顺治朝重兴寺庙,高僧贯之性一(犍为人)、可闻禅师等三代师徒功德最大。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贯之性一与可闻在龙神堂基础上重建寺庙,名“伏虎精舍”。贯之在伏虎寺讲经,“今诗堂庑皆其募建”。可闻受贯之性一委托,建伏虎寺殿堂13座,“冠峨山诸刹”。次年,可闻法嗣寂玩于伏虎寺周围植桢楠等树10万余株,是为著名的“布金林”,至今苍翠葱茏。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可闻迁建会宗堂,改易牌位,只供奉普贤。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帝赐名“报国寺”,由知县王藩题额。从此会宗堂改名报国寺,成为峨眉山一大名寺,被冯玉祥称为“名山起点”。

康熙初年,可闻禅师重建卧云庵,其法嗣照圆、照玉、照瑞和照元“负石运米二十年”,方告成功。照圆四人也被称为“卧云四友”,名重一时。寺建成后,康熙帝赐诗道:“何处问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算是对“卧云四友”的褒奖。

康熙四年,四川巡抚张德地邀约同僚捐俸800余两重修光相寺、万年寺。极大地推动了川西官民重修寺庙的热潮。其后新建大坪净土禅院、接引殿、洗象池等名寺,峨眉山佛教复苏了。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行能禅师改建初喜亭为洗象池。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满人派大臣葛哈齐,一等侍卫海清、乾清门头待卫五哥,兵部员外郎德其内等人,到峨眉山降香,带来康熙帝赐给峨眉山寺庙的大批经卷、诗文、匾联。峨眉山僧人将清音阁前旧亭拆除重建新亭,取名“接王亭”,以迎接“四王”(葛哈齐、海清、五哥、德其内)。同年,康熙帝赐“慧觉寺”三字与慧觉寺为额。

明时楚山禅师开建的千佛庵(洪椿坪),在清初也由峨云禅师重建。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赠洪椿坪一联:“性海总涵功德水,福门常涌吉祥云。”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遭火焚,后又重建。

明万历年间扩建的小庵仙峰寺,更名为慈延寺,经乾隆时期泰安、玉升增修,再次改名为仙峰寺。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同治帝又钦赐锡瓦殿《北龙藏经》一部。

至于寺庙佛教造像,则远不及明代,可以提一下的,是金顶普贤铜像。像通高2.75米,身着袈裟,胸饰璎珞,两手持如意于胸前,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铜像铸造精美,工艺流畅,凸显了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特征。

大体而言,清代的峨眉山寺庙数量虽然不少,但佛教活动已日渐衰落,常住僧人下降到600人左右。其宗派,以临济宗为大,另有曹洞宗、沩仰宗。临济宗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等24所;曹洞宗次之,寺庙有万年寺、洗象池等6所;沩仰宗寺庙则只有观心坡一家。

在佛教人物的涌现上,贯之性一、可闻及蒋超是那一时期著名的佛教大德高僧和居士。蒋超自号华阳山人,编撰《峨眉山志》12卷。此外,静海、郎清等在寺庙建设上也有一些建树和名声。

新闻推荐

乐山民警执勤时娃娃可托管

本报讯(罗惠林辉)10月8日,乐山警方结束假日安保,民警在“乐山公安民警子女临时托管中心”的孩子们也回到了学校。国庆中秋黄金周是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的旅游旺季,为让公安民警静心投入安保工...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