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题材的文化突围

乐山日报 2019-03-03 08:49 大字
■方童

2月28日晚,一部展现彝族女孩甘嫫阿妞成长、恋爱、被虏、抗争、不屈故事的音乐剧《美神·甘嫫阿妞》,在中心城区乐山大佛剧院公演。这也是继2007年,峨边彝族自治县打造的民族音乐剧《甘嫫阿妞》搬上舞台12年之后,甘嫫阿妞的故事再次在音乐剧的舞台上唱响。

滇有阿诗玛,川有甘嫫阿妞。作为峨边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彝族民间传说,甘嫫阿妞的故事内涵丰富,对它的抢救、挖掘和保护,能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近年来,峨边以打造甘嫫阿妞文化品牌为核心,推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创作了“甘嫫阿妞”音乐剧、电影等,极大丰富了甘嫫阿妞文化内涵。

如何在本土文化中寻求题材,促进当地的文化振兴,走出一条带有本土特色的文旅之路,近年来,乐山市各地招数不断。打造甘嫫阿妞文化品牌,除了音乐剧和电影,今年年初,峨边诗人群落还参与推出了“当代彝族女性文学作品”系列选集,集体呈现了当代彝族女作家的文学成果,而乐山小凉山地区的彝族女性文学也得到了精彩的展示。

以火为媒,当2016年首届彝族火把节点亮马边的天空,小凉山(马边)彝族火把节逐渐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2018年8月3日至4日举行的中国乐山·马边彝族风情狂欢节暨第三届小凉山火把节上,火的文化又得到丰富和延续。“孟获达斯”彝族式摔跤擂台赛、“彝风习习——小凉山马边歌谣”音乐会、火把节选美大赛、彝家婚嫁习俗展演、民风民俗节目表演、马边彝族美食展示展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尽享彝家欢乐节日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延续,在创新中启动生机。本土题材是地方文化最强大的基因,只要号脉准确,把握住了核心部分,本土文化的精髓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最后的突围。近年来,乐山各地紧紧抓住本土题材,演绎出不同的文旅故事。沐川的大型原生态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五通桥的西坝豆腐美食文化旅游节、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一年一度的蔡伦先师祭祀大典……一地一风俗,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题材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最终组合成了乐山地方文化活力四射的大拼盘。

新闻推荐

张彤率队赴峨边走访慰问 送上诚挚祝福 共话脱贫攻坚

本报讯(贾首健)昨(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率队赴峨边彝族自治县走访慰问。市政协副主席方平安、市政府秘书长肖瑶伦参加慰...

峨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峨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