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据峨与火烧灵岩寺

三江都市报 2018-12-25 07:56 大字
朱华高

三、张献忠据峨

刘君泽《峨眉伽蓝记·灵岩寺》又云,甲申(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之役,献贼(张献忠,笔者注)设伪官胡銮知县事,峨边平夷三堡士兵帅归化十里及峨山附近居民抗之,与伪总兵欧阳柄战败北窜走。乙酉(公元1645年)四月,士兵再出与贼战于老宝楼。丙戌(公元1646年)春,献贼大兵来,士兵又窜退归化寺,在道旁兵火蹂躏,殿宇无存。

此段文字的关键句子是“丙戌(公元1646年)春,献贼大兵来,士兵又窜退归化寺,在道旁兵火蹂躏,殿宇无存。”此处的殿宇是归化寺还是灵岩寺?不明确,从文字看,或应为归化寺。是双方交战时的兵火,还是战斗后的哪方有意纵火?不明确。

张献忠如何据峨?请看如下史实。

清嘉庆十八年版《峨眉县志》卷九《艺文》收录有清乾隆年间峨眉知县张宏日夫文《邑志纪闻附考跋》,记载了张献忠占领峨眉县前后的战斗,笔者略加简化翻译:公元1644年,即明朝末年、清顺治元年八月初四,张献忠率大军攻破成都,自称帝,改年号大顺。因当年为甲申年,故史称甲申之役。峨眉县主簿肖玉昭投降献军。张献忠任胡銮为峨眉知县。峨眉平夷三堡(今峨边县辖)士兵率归化(今峨边县辖)十里村民及峨山附近居民抵抗。张献忠大怒,发总兵欧阳柄统兵抵达峨眉县北粗石河岸伍家山,与三堡军迎敌。三堡军所率,绝大多数乃平日毫无训练的村民和奴隶,既无军装,更无武器,两军相遇,三堡军大败,四下逃散。献军城内城外剿杀数日,方才停止屠戮安民。据峨后法令威严,即使夫妻也不允许夜间谈话。同时强行征兵,按户口三丁抽一。公元1645年4月,三堡士兵从高桥出发,突然兵临老宝楼。献军城外接杀不敌,大败退守城中,被三堡军围困半月。张献忠派援兵火速增援,军队到了夹江,方才解围。此时三堡军和献军在城内、城西、南北十里外互相攻杀,战斗激烈。献军将领要求,士兵出城攻杀,必须以砍手割鼻数量论功行赏。如此一来,砍手割鼻的数量累积如山,惨不忍睹。这年十一月张献忠调欧阳柄回成都,留守备驻扎峨眉,但不敢出城迎战,若有三堡军来攻,就坚守不出。十二月,战事稍停,张献忠谎称调生员到成都应试,生员不知有诈,皆到成都,谁知被全部杀死。张献忠又谎调生员家属到成都,企图一并屠杀。家属正要起程,幸遇次年元月,三堡军攻破县城才得以幸免于难。张献忠后来又发大部队来峨。三堡军知道难以抵御,遂将城内外民居并军中所储粮草尽数烧毁,仍退回归化。献军进城,城内居民再受饥寒交迫之苦。幸好张献忠的夹江县令王日孟忿恨张献忠残酷,率夹江居民及地方民兵反叛张献忠坚守江岸,峨眉方稍稍平缓……

这期间,战乱不断,峨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到了公元1659年,即清朝顺治十六年,清军攻占云南时,张献忠在雅安的守备武某又突然占领峨眉,蹂躏一月有余。后献军会同青龙驻军杨国明,同到嘉定投降。公元1680年,即康熙十九年七月,有余孽在建昌马湖作乱。十一月,总兵瞿某郑某领兵自建昌由夷路退驻峨眉城。十二月,勇略将军统帅欲从峨边进取,后因夷路险阻,至太平墩复回县,由嘉定路进发,兵马往来峨眉驻扎多日,强取粮饷。此后峨眉终于平定。清军与明军之战、明军与张献忠军之战、清军与张献忠军之战方彻底结束。从张献忠1644年入成都称帝起,至1680年底,峨眉县战乱共36年。

该文只字未提张献忠据峨期间有任何献军焚灵岩寺或明军、清军焚灵岩寺之史事。

四、灵岩寺圮废之谜

灵岩寺何时何因被毁,概括峨眉坊间传说,有四种版本。一说,寺庙和尚有违佛门禁规,安设机关暗室,诱淫民间妇女,后被官府查证属实,放火焚寺。当地有石元帅火烧灵岩寺的传说,即与和尚诱淫有关;二说,寺庙自毁于失火;三说,张献忠攻占峨眉时火焚;四说,清军在追赶张献忠军队时清军火焚。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后两说的可能性很小。本文已引经据典,不再赘述。灵岩寺从辉煌到圮废的多次反复,乃多种原因综合而成:兵火、寺庙管理失火、民间传说隐含寺庙的难言之隐、寺庙重心转移导致灵岩寺逐步衰败等等。不管何种原因,都非张献忠所为。(下)

新闻推荐

我是乐山人我骄傲

李佰洲说,人要懂得感恩记者杨心梅摄李佰洲和受捐助的学生交流记者杨心梅摄整理竹编制品的罗万生记者甘国江摄魏亚兴和有语...

峨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峨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