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仕培:跑山鸡“跑”出致富路

乐山日报 2020-06-08 07:42 大字

徐仕培(右)向乡亲们赠送跑山鸡■杨宝蒲留洋周梦恬文/图

近日,在沐川县沐溪镇河口村,一辆满载跑山鸡的小型货车停在了路边。“大家排好队,注意安全,念到名字就赶紧过来……”听到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伟的声音后,正在村委会等候的60户村民(其中51户脱贫户、9户困难户)迅速向载有跑山鸡的车辆周围靠近。

在村“两委”的组织下,一场免费赠鸡活动正在进行。“鸡司令”小徐熟练地从车厢中抓出一只只野性十足的跑山鸡,送到村民手中,并嘱咐大家抓紧抓牢,小心鸡逃跑。“从小父亲就教导我,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根。河口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在这里赠送大家60只我自己养殖的跑山鸡,给大家尝尝味道,献出我自己的一点爱心。”小徐一边忙着送鸡,一边告诉笔者。

小徐,名叫徐仕培,今年33岁,沐溪镇河口村十组村民。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年仅16岁就开始外出闯荡,期间在面馆当过小工、餐饮店当过服务员、更远赴浙江某电子厂上过班……“父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把父亲一个人留在家中,我也无法安心外出务工。”徐仕培告诉笔者。“在外漂泊了10多年,我也想回乡,在照顾父亲的同时,发展产业增收。”

回家做什么?怎么做?徐仕培当时心中并没有底,一切都还需从长计议。那段时间,他最关注的就是农业信息,电视上看、手机上找、赴外地考察……几经周折,结合当地气候、水质及地理位置等特点,他决定养跑山鸡。“市场上卖的鸡大多都是精饲料圈养,品质不能满足城里人对生态绿色食品的需求,我就想养跑山鸡,让鸡在青山密林中自由生长。”徐仕培坚定了养殖跑山鸡的想法。

然而,养鸡投入大、鸡瘟疫病多、没技术少经验、养殖风险大……这些都是摆在徐仕培眼前的现实问题,为此他四处请教朋友、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购买养殖书籍学习……在积累了一定养殖知识和技能后,去年11月,徐仕培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建起了养殖场,当年12月买回第一批600只鸡苗,开启了养殖跑山鸡的创业之路。养殖场虽然建起了,但技术还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徐仕培在网上、书籍资料中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但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为此,第一批鸡苗没养多久死亡率高达20%。

“多亏畜牧站鲁老师,不是他及时给我支招,恐怕第一批鸡就要‘全军覆没’。”徐仕培说。正当他手足无措时,镇上畜牧站鲁老师主动找到他,给他带来了技术支持。此后,便多次上门指导,给他介绍鸡群常见疾病控制,传授医治处置中的技术要领,每到各个关键阶段,鲁老师都要提醒他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有了技术保障,徐仕培越干越有信心,今年2月和4月,又分两批购入鸡苗2800余只。“目前,第一批跑山鸡已经开始出栏,预计销售收入可达5万余元。”徐仕培看着自己第一次创业马上就要出成果了,心情难掩激动。

当谈到他养殖跑山鸡有哪些优势时,徐仕培告诉笔者,“我的跑山鸡,散养在山地里,生长在树林间,食绿草昆虫,以苞谷为主食,好追逐打斗,享受的是与野生鸟类相近的生长条件,肉质结实而又鲜嫩。”据了解,徐仕培家的跑山鸡每天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海拔900多米的大山开放环境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养殖场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优美,真正实现了纯天然原生态养殖。

“发展养殖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谈到环保问题,徐仕培告诉笔者,鸡的粪便完全可再利用。他指着周围的林竹、茶叶和脆红李基地介绍,跑山鸡在林下活动,吃的是林下野草、菜叶、虫子,鸡粪给林果增加了肥料,种养结合的方式确保养殖场没有粪便污染,并保证了鸡肉的质量和林果的生长。

“下一步,我还准备养殖蜗牛和对虾,让自家跑山鸡也能吃上高蛋白食物,喝上山泉水,生活在高山密林中,进一步提高跑山鸡肉质,营造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说起未来的创业规划,徐仕培充满了期待。

新闻推荐

浙乐同心教育同行 乐山教育“东西协作”工作亮点综述

■记者张力5月29日,乐山市召开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题推进会,聚焦“五联三融”工程,以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市”...

沐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沐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