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一棵树 川茶品质革命该怎样着力
采茶姑娘正在基地采摘新茶。
采茶工人在进行机械化采茶。
核心阅读
改进技术:要在全省推广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从而解决因茶园病虫防控不当、滥用农药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难题。
改良品种:要推行茶园改植换种,解决树龄老化导致的产量和品质低的问题,借助品质好的新品种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提升实力:川茶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要加大基地规划建设,推动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
□本报记者 聂姚
3月21日清晨,沐川县沐溪镇仁厚村三组村民石通青背着茶篓,踏着轻快的步伐爬上茶山,娴熟地采摘树顶新冒出的芽茶。
石通青因为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女儿,不能外出务工,收入微薄。前几年,她将家里15亩土地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给一枝春苗圃园,并做起采茶工作。她介绍说:“我每天能采二十斤左右的鲜叶,春茶期一个月有近两千元的收入,一年能有上万元。现在既能照顾女儿,又提高了收入,还脱了贫,日子也看到了奔头。”
茶叶,作为四川省重要经济作物,在助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四川省茶园面积 575 万亩,产量31.3万吨,综合产值787亿元,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二。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棵棵茶树的贡献,而种好这一棵棵茶树,与川茶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
品种推陈出新 身价水涨船高
茶树品种是茶叶产业的发展基础。四川省一直致力于茶树新品种选育及新品种转化应用等科技创新工作,目前选育和引进省级以上的优良品种有70多个,其中本省地方良种30多个。推行茶园改植换种,一是因为树龄老化,产量和品质低;二是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以“峨眉问春”为例,它的特点是,独芽大而壮,而且芽头多,平均一个叶柄萌发3个左右的芽头,且比一般品种的春茶早约1个月,是名副其实的特早茶。借助一个“早”字,“峨眉问春”不仅在市场上抢占了先机,而且由于打了时间差,采茶工也好聘请,不会造成集中采摘期劳动力缺乏的局面,经济收益自然也更高。目前,“峨眉问春”已在乐山市广泛种植。
位于乐山市沐川县的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20年来培育了300多个品种/品系,其中,包括省级茶树良种“川沐28”和“川沐217”以及近年来四川省第一个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授权的“紫嫣”。“紫嫣”是2008年公司负责人杨昌银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唐茜考察野生茶树资源时发现的,其嫩梢的芽、叶、梗都是紫色的,但老叶是绿色的。据检测,“紫嫣”新梢及干茶的花青素含量为24.8—32.4毫克/克,是一般绿色茶叶的300多倍,也是目前发现的花青素含量最高的茶种,其经济价值也随着养生功效水涨船高。
目前,“紫嫣”在基地种植了300多亩,去年第一年试销,市场售价1.7万元/斤,今年有30多亩可以实现投产,预计可产300斤,公司还将继续加大“紫嫣”的种植面积。杨昌银表示,下一步公司还要继续研究“紫嫣”和另一种紫色茶叶“紫鹃”嫁接后培育的新树种,并且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采访中,杨昌银多次强调,茶叶身价不仅取决于制作工艺,根本还是茶树品种,应该种植专用品种。以翠屏铁观音为例,种植的茶树品种就是铁观音,专用品种制成后的茶叶品质和价格也更高。
加强绿色防控 提高茶叶品质
高山云雾出好茶。但适于高品质茶叶生长的环境,也是病虫发生的适宜环境。茶园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副研究员王迎春历经10年调查,在四川茶园中发现病害26种,其中叶部病害14种,茎部病害8种,根部病害4种。茶饼病、茶白星病和茶园赤星病为危害新梢的主要病害,且以高湿性病害茶饼病分布最为广泛;炭疽病、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为危害成叶的主要高温高湿性病害,发生于6-8月,主要分布于川南海拔较低的茶园。发现害虫8目47科118种,常见且发生严重的害虫有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灰茶尺蠖、柑橘始叶螨、茶橙瘿螨、茶黄蓟马、茶蚜等21种;有机茶园和管理粗放的茶园除上述害虫外,茶网蝽和茶毛虫已上升为主要害虫。
王迎春还详细介绍了茶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她表示,茶园病虫控制应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在茶园病虫发生动态监测基础上,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主旨,针对不同管理方式茶园,优先采用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加强冬管的预防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性引诱剂诱捕技术、色板诱杀技术和灯光诱捕技术,把精准施药的化学防控技术作为最后的防线。在不同茶区都可以建立核心示范园,进行绿色防控成套技术示范,结合现场培训,培养职业茶农,将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理念在全省范围快速推广和应用,从而解决因茶园病虫防控不当、滥用农药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技术难题。
加大基地建设 加强机采推广
目前,传统的种植、采摘管理手段已经不适用茶园的管理。“川茶产业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全面提升竞争能力,要加大基地规划建设,推动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为推动川茶规模化发展,四川省大力推广机器采摘茶叶。四川省的名优茶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夏秋茶因其经济价值相对较低,往往被弃采,标准化机采基地的建设正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机采的优势是解放劳动力、提高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和下树率,从而实现收益提高。”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总站站长、首席茶业师段新友介绍说,“同时,标准化机采基地建设在选种、种植、加工产业链上都需要相应的调整、升级。”
段新友向记者详细介绍标准化机采基地建设要求:“首先,在选种时就要选择顶端优势强、发芽整体持嫩率持续强的茶种;其次,茶园土地相对平整,便于工人手持采摘机器时能平稳运作;同时,茶树的行间距更宽一些,现在是1.5米,机采作业要调整到1.8米;另外,管理方面也要跟上,加强肥水管理、肥水一体化,水利方面要建设喷管设施等;最后落实到加工环节,加工的配套设施也需要相应调整。”据统计,运用机采技术之后,每亩夏秋茶可以实现2000-3000元的收益。
近年来,沐川、夹江、荣县、高县等地大力推广机采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形成企业开展机采鲜叶加工规模化推进的良性发展局面。记者从相关业务部门获悉,2019年四川省机采茶园面积190万亩,占总面积的33.9%,到2022年全省茶园机采面积达到300万亩,覆盖率达53%。
王迎春指出,如今茶园的大面积发展,内需已趋饱和,如果出现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会严重限制和阻碍茶产业升级。必须大力推广“优质、安全、高效”茶叶生产技术,提升川茶品质竞争力,提高川茶品牌形象和地位,这是实现四川省千亿茶产业目标的重要基石。图片由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提供。
新闻推荐
环评预审送“方便”本报讯(记者张清)“要让服务及时跟上项目,决不能让项目等服务。”日前,乐山市全面试行重点项目环...
沐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沐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