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续说乡愁 升级版《乌蒙沐歌》五月一日亮相
唱响沐川风情工作人员加班绘制挡片民俗风浓郁绚丽的舞台效果精彩的草龙舞■记者罗学锋戴余乐赵径
春满竹乡,万物吐绿。沐溪河畔,全新改版的大型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将于5月1日正式公开商演。
历经数月,专业技术团队对实景剧《乌蒙沐歌》的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及配套设施设备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维护保养和提升,借助现代光影科技,将竹乡的生态魅力、历史遗韵、民俗风情尽展于山水之间。
天为幕,山为屏,水为台,特色文化为歌舞……原生态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再展新颜。
真山真水绘画卷
按照彰显沐川独特生态文化魅力、展现沐川浓郁生态文化味道的思路,2013年10月16日,《乌蒙沐歌》进行了首演。
剧本选定以沐川县文化中心外从聚贤桥至彩虹桥水域以及碧水丹霞山体为实景剧场,依托自然山水,融合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实景演出的形式进行展示,将虚拟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实体的文体项目,创造了全新概念的“沐川现象”文化产品,对于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开先河的现实意义。全剧包括风云沐源川、诗韵沐川、茶马古道、婚俗遗风、舞动金秋、尾声六个部分,其中,“诗韵沐川”是以绿色为基调,展现沐川唯美自然风光;“茶马古道”以铜色为基调,展现沐川厚重历史文化;“婚俗遗风”以红色为基调,展现沐川独特民风民俗;“舞动金秋”以金色为基调,展现沐川草龙的非遗神采。
该剧演职人员400余人,全部来自基层群众,时长80分钟,每年4月起每周六常态化商业演出,是沐川文旅经济结合的探索,更是一次开放式演出的创新。
竹林深处传新音
“首演以来,《乌蒙沐歌》不断改版,不管是灯光、舞蹈、演唱,还是剧目都在以更为成熟的演绎展示沐川这幅绚丽多彩的生态旅游画卷。”沐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胡佩珊介绍,此次《乌蒙沐歌》再升级,不仅重新注入僰人祭祀、开疆拓土等内容,展现沐川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农耕文化,同时,还对演出场景,以及灯光、音响、道具等进行全方位升级,增加灯光阵列,五彩斑斓、变幻多姿,带来丰富的感知体验和视觉冲击。
胡佩珊说,《乌蒙沐歌》的核心是将山水与歌舞融为一体。但过去,灯光、音响是裸露在外的,观众席与演出台场景设置一致性不强,会让人产生一种隔离感,难以融入整个大场景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次演出场地中增加了与山水剧情有关的挡片、石片,装点在场地空白处、观众席周围,小乌篷船、观众席两边还增加的喷泉,让大家进入演出场地就像走进一个小景区,真正融入到场景和剧情中。
除此之外,《乌蒙沐歌》还对舞蹈《竹舞》进行了多方面调整。
“竹海是沐川一个重要景点,如何通过舞蹈将竹的柔美、潇洒、挺拔展现出来,是我们一开始就在思考的问题。”胡佩珊告诉记者,之前,在表演过程中发现,竹舞的音乐强力有余而柔美不足,表现力有所欠佳。今年年初,在升级《乌蒙沐歌》的动员大会上,便将《竹舞》新编作为了重点内容。在音乐中,重新加入了宫廷元素,同时,对服饰、编舞进行了调整,让演出更能表现竹乡的生态之美。“因为是重新编曲,舞蹈动作有所变化,我们的演员需要重新排练。但大家都非常积极,一颗颗满腔热血的心,令人动容。”
全力打造新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精品的不足一直是沐川生态文化旅游深度发展的“短板”。
《乌蒙沐歌》开放式实景剧,作为沐川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台群众草根剧,不仅是集中展现沐川厚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最佳载体,丰富了沐川生态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更为沐川旅游增加了新的精彩看点,有效提升了沐川生态文化旅游的吸引力,证明了“打生态牌,走特色路”才是沐川发展和传承民间文化的长效路径。
胡佩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占地30亩,集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文化展厅、大型剧场为一体的沐川县文化艺术中心。同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继续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创新策划编排反映沐川人文历史的室内舞台剧,将其打造成为集中展示沐川特色文化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本文图片由沐川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经过一个月紧张的初赛,4月8日,乐山市沐川县实验中学师生满怀期盼与激情,迎来了第三届校园篮球班级联赛决赛。本届篮球班级联...
沐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沐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