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砥砺前行“脱贫致富”路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7-23 06:56 大字

沐川县永福镇万寿新村(伍奎 摄)

沐川,2011年纳入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全县有省定贫困村43个、贫困人口50328人,贫困发生率23.4%,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3元。

2017年,全县退出省定贫困村34个,贫困人口220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6%,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2元。在四川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1+3”考核中,沐川县成为全省15个摘帽工作先进县之一。

数据的背后,彰显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力扶贫,传递着社会各界对沐川的扶贫关爱,更记载着全县人民自强不息、攻坚脱贫的奋进精神。

近日,记者们走访了建和乡李家山茶叶基地、沐溪镇茨湾村、新凡乡太和村、高笋乡安坪聚居点等地。通组公路,盘山而上,连接各家各户;竹林、茶树、果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幢幢新居,绿荫掩映,如繁星点点;牛羊成群,鸡犬相闻……一路走来,看见的是偏远山村脱贫致富的新面貌、新气象;听见的是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欢声笑语,感激之言;感受到的是广大干群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脱贫——

既要物质脱贫 也要精神脱贫

既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更要实现“四个好”。沐川县在注重物质脱贫的同时,也注重精神脱贫。

在高笋乡安坪村安置点,一幢幢白墙青瓦、两楼一底的小洋房错落有致;屋前房后的庭院里,辣椒、茄子、葱姜蒜等家常蔬菜长势喜人;家里电视、洗衣机、沙发等样样俱全;村民们或在地里劳作、或做家务、或在小聚畅谈……在村委会,我们见到了被当地群众誉为“绣花书记”的乐山市司法局驻村第一书记师玉容。“这里的群众,我比较熟悉,也更加有利于我开展工作。”这就是她为什么还要再“连任”三年“第一书记”的原因。2015年8月7日,随着乐山市开展“千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行动,她来到了这个省定贫困村。两年多来,1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跑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在党建之花的引领下,她用“绣花”精神“绣”出了安坪村民生、产业、精神和文旅四朵“脱贫之花”,“绣”出了群众的美好生活。

“民生之花”竞相争艳。为了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她和干部们白天给群众做工作,多方筹资,晚上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终于在2016年底,安坪村建成了全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聚居点,31户农户在2017年春节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园。同步完成住房改造78户,建成“1+N”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修建通村(组)公路建设11.95公里、联户路3公里,实现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通讯信号全覆盖,广播、电视户户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产业之花”春色满园。在产业发展上,采取“资产+收益”、“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培育发展茵红李产业2000余亩、茶叶300亩,林下套种杭白菊、小米椒、西瓜等500余亩;28户贫困户委托合作社集中代养土杂鸡12040只,每年分红36120元,户均1275元;分散养殖土杂鸡5280只,养殖土猪600余头,并与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回收协议,彻底解决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精神之花”丰神异彩。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围绕省级“四好村”创建,依托农民夜校、民俗活动和五星评比三大载体,建立党群志愿者服务队、法律服务小分队、文明新风劝导队等5支队伍,开展基层亮树、支部联建、党员示范等7大行动。

“文旅之花”悄然绽放。以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庄为契机,安坪村以田园新村聚居点为核心,以红色文化、平安文化、农耕文化为载体,以千亩李子园、百亩菊花圃为休闲观光农业区,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开办插秧节、泡汤文化节等农耕文化活动。

“扶贫攻坚,既宣传了党的政策,锻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也让群众解放了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激发了群众向上想好的精神活力。”高笋乡乡长王光洪如此点赞。

致富——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走进绿色沐川,犹如来到了一个“天然氧吧”。漫山翠绿,云蒸雾绕,空气清新,清爽惬意。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沐川县始终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71.5%提高到现在的77.34%,成功创建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试点县。“在脱贫致富的路上,‘生态\’保护是我们的重点,也是我们的亮点。”县委书记鲁力在记者见面会上如是强调。

来到海拔1200多米的建和乡李家山万亩有机茶基地,漫山遍野,云雾缭绕,这里的茶因此被称为“雾茶”。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昌银告诉记者,李家山现有连片茶叶基地1.5万亩,选用名山131、川沐28、紫嫣、川沐217、福选9号、川茶2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建成优质品种标准化茶园5000亩。公司建立“政府+银行+公司+村集体”、“公司+农户”运作机制,通过集中成片租用农户土地自建基地、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按照“栽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统一模式,不断推进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带动周边农户700多户,其中贫困户140余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

而在整个沐川县,已建成了新凡乡、建和乡等5个省级现代万亩茶叶示范区,全县有茶园面积22.1万亩,年产值6.1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围绕“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总体取向,沐川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的路子。

林浆纸是沐川的一大支柱产业。记者了解到,在脱贫攻坚中,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当好产业龙头,致富一方人民”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林纸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截至2017年,公司累计安排资金7000多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补贴竹农栽竹造林,实现了基地扩大、竹农增收和山川绿化多重效益,走出了一条“以纸带竹,以竹促纸”的竹浆纸一体化经营路子。沐川县林地面积由80年代初的29.8万亩上升到170万亩,其中竹林面积由2万亩发展到90万亩,现森林覆盖率达77.34%;沐川县农民每年林竹收入从人均不足20元增加到近2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致富”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近年来,为了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沐川县先后关闭小煤矿19家、小造纸作坊1247家、养鱼网箱6000多个。

来到县城南,记者放眼正在新建的沐川县城幸福新区,只见河水清澈,碧波荡漾;河两岸树木成荫,花草连片。据介绍,这里曾是一个水泥厂,为了保护“沐溪河”,于2012年8月关闭。新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5万人。新区坚持景城一体、产城一体,按照“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的发展理念,在新区及周边主要规划建设“一中心三组团四公园五景区八景观两园区”,打造集便民服务、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特色商贸、宜居社区为一体的,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养生度假之城。

脱贫攻坚关键在农村。只有夯实农村底部基础,方能实现乡村振兴、城乡共荣。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了实现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沐川干群不忘初心,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蒋培路

新闻推荐

讨伐南诏大军过嘉州

朱仲祥唐朝时,嘉定地区由于与南诏大理国接壤,时常受到大理国威胁。宋朝峨眉县进士杨佐在《云南买马记》中记载...

沐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沐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