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沐川县委书记 鲁力
沐川是成都平原、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首批省级生态县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和全省唯一覆盖县域的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
措施与经验
确立生态绿色崛起发展理念。2011年,县委立足山区特色和生态优势,提出了“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总体取向,坚持“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传统工业向新型生态工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向以生态康养·休闲度假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发展路径。经过近8年的发展,沐川的发展路子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得到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屏障筑起美丽生态。近30年来,沐川县抓住政策机遇,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全县林地从1986年的7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6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4%提高到77.34%;空气质量和负氧离子含量高居四川省前列。2014年,芹菜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竹海丹霞、五马坪、凉风坳森林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四川沐川国家森林公园”。
融合发展助推美丽经济。始终坚持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按照“建基地+深加工+创品牌”发展模式,建成林竹、茶叶、猕猴桃、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生态水产等6大类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森态源魔芋系列加工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3个,成功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在招商引资中,始终扎紧生态关、环保卡。按照“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定位,积极推进“旅游+农业”“旅游+文体”“旅游+康养”模式,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文化体验、竹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
城乡统筹打造美丽生活。2011年以来,沐川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主动出击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先后关停了小煤窑,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手工造纸小作坊,结束了上百年的污染历史。一方面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新城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和市级生态村128个,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居水平。
文化提质促进乡风文明。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脱贫攻坚,新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77个,配套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全县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依托沐川特有的僰人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草龙文化等,创新推出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并实现常态化演出。建成沐川县农耕博物馆,加大对箭板古镇、炭库古镇等保护利用。
强化管理确保治理有效。健全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着力推动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选配297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进入村级班子,71名农村致富能人当选村“两委”正职,全县195个行政村实现扶贫“第一书记”全覆盖,基层执政力量得到有效增强。积极推进村(社区)服务管理,着力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村民自治、乡村法治和德治。充分发挥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确保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加快发展实现生活富裕。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打通沐川出入境“大动脉”,五犍沐快速公路有望在今年8月建成通车,仁沐新高速公路正有序推进。近年来,全县新改扩建校舍9.57万平方米、运动场7.3万平方米,新建幼儿园6所、小学1所,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通过省级验收。不断完善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口达到9万余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切实增强了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038元提高到2017年的13082元,5年实现翻番,排位从31个盆周山区县中的第14位,上升到41个中低收入县(区)中的第1位。
对策与思考
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要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各地实际,认真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着力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强化人才支撑。要将本土人才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认定一批带动能力强、有农业生产经验或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农村家庭能人;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育一批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要以更加优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条件增强人才“粘性”,引进一批掌握多元文化、懂农业技术和信息化农副产品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要在高校、职业院校灵活设置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专业,加大教育、卫生、旅游、电商、农业、文化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人才。
健全体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乡村,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建立符合地方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短板。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开放合作机制,创新设立扶持政策,搭建重要载体和支撑平台,以外带内、以内促外,形成推动农业农村对外合作的双向开放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方方)“谢谢,谢谢,你们真是心系群众、扶弱助贫的好法官!”近日,沐川县沐溪镇泥河村村民刘某通过沐川县人民法院...
沐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沐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