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实现美丽变迁

兰州日报 2020-09-09 02:46 大字

·进村入户看变化文明乡风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入户采访。“种地变简单了,瓜果蔬菜在网上卖,而且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家门口的水池也变清了,房前屋后也没垃圾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杨自龙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针对“人心不齐、产业不兴、乡村不美”等问题,抢抓美丽乡村重大政策机遇,创新推进“四治融合”机制,构建起了“支部引领、群众发力、抱团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已达12000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型。

改善基础设施

助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分豁岔村位于榆中县城西部,多年来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800元。

“2013年以来,全村和各联扶帮扶单位整合资金,建成180平方米的宣教基地,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硬化西环路至分豁岔村道路3.5公里。”分豁岔村党支部书记漆小平介绍,与此同时,该村还积极向上争取财政、建设、文化、扶贫等部门资金,实施了清溪小学及幼儿园新建工程。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分豁岔村在对乡村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积极鼓励村民农户成立合作社,将土地通过流转的形式形成合作社,引导村民群众有计划的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和现代设施农业。

“我们全家原本都是东奔西走在各地打临工,在帮扶单位和村上乡里乡亲的帮助下,通过贷款成立了吉隆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累计搭建起了近20座大棚种植草莓。”分豁岔村致富带头人杨自龙说,每逢节假日,前来我们大棚采摘草莓的人特别多,光一个草莓大棚的年收入,就比以前多出来好几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

拓宽村民致富路

“我们村已先后通过市、省美丽乡村建设验收,打造了一个不要门票的乡村旅游景点。到这里来,能品野菜、听蛙声、忆水磨、体验农耕文化,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漆小平一边向记者介绍眼前的美景,一边对记者说道。

走在分豁岔村美丽的乡村道路上,记者发现,有部分村民早已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兴办起了“农家乐”。走进村里致富带头人周云开的600多平方米的“周家大院”,一家人正忙活着为客人准备餐食。“村里的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的好。每到周末,我这小院里坐得满满当当。”周云笑呵呵地说。

漆小平说,近年来,我们通过美丽乡村改造提升项目,发挥了本村具有天然水源的优势,做活了水的文章。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村旅游,提供就业岗位40个,带动村民积极发展农村旅游,扩展增收门路。

精神文明建设

引领乡风民风向善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引领乡风民风向善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分豁岔村把家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在全村形成了户户挂家训、家家立家规的“家训村”,以文明家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分豁岔村建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村级健身广场、水磨文化广场和灯光篮球场。同时,利用场地的优势成功举办了农民运动会、篮球邀请赛、四国联谊舞蹈赛等各类文体活动,为广大群众自发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力条件。”漆小平说,在丰富村民文化体育生活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注重对村民思想文化的教育,第一时间在村里成立了农家书屋并配备各类书籍2000余册,向群众提供各类技术读本及文学作品,拓宽了群众生产生活信息获取渠道。同时结合送文化下乡和道德讲堂活动,改善了全村思想文化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晨旭文/图

新闻推荐

榆中县法院举行青城人民法庭揭牌仪式

【本报讯】近日,榆中县人民法院举行青城人民法庭启用揭牌仪式。近年来,随着青城旅游产业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群众的司法需...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