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湾:百合花开满小康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俞树红 实习生武兴超
风吹百合香,花开漫山红。盛夏七月,记者来到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天下第一百合村”袁家湾。半山腰的坡地上,百合花正在盛开,引得一个个游客在花海中留影拍照。
7月13日,兰州百合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暨第三届袁家湾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
甘肃袁家湾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作旺介绍,通过举办旅游节,百合谷的知名度渐渐提高,游人一年比一年多。为方便游客品尝各种特色百合佳肴,村上开了好几家农家乐。百合旅游,是村上延伸百合产业发展的新项目。
在袁家湾村文化广场百合长廊,看到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火热场面,村民张宗义老人高兴地说:“村里前几年靠种百合、加工百合户户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两年村上开发百合旅游,打造了百合新的富民产业。”
早在六年前,袁家湾村就靠百合种植、加工销售摆脱了贫穷,成为七里河区第一个小康村。
“村上家家户户小二楼,轿车成了代步工具,大部分村民还在城里购买了楼房。”高作旺一脸自豪。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初期,袁家湾村民将百合带到城里换玉米面充饥。2000年之前,曾经百合销售不出去,村民用来喂猪。
“这么好的百合,可不能再这样糟蹋了!”2002年,刚刚走马上任的袁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高作旺彻夜难眠,琢磨着村里百合的出路。
为了打开百合销路,高作旺带上自家生产的优质百合走南闯北参加展销,硬是靠双脚踏出了百合销售大道。参加展销,不但找到了销售渠道,同时也看到了百合产业存在的问题。为了弥补百合质量缺陷,他请来省农科院专家给村民讲解百合地域特点,分析未来市场行情,劝说村民们继续种植百合。
百合种植留住了,百合富民的产业路打开了。百合加工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并从此叩开了村民的幸福之路。
2004年,袁家湾村委会牵头,村民集资480万元,筹建了集百合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兰州甜甜百合有限公司。一箱箱洁白如玉的真空百合,开始飞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村民看到自产的百合不但外销一斤卖几十元,还成为外商争相抢购的“香饽饽”,也萌发了办百合加工企业的念头。如今,村上兰州百合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兰州振兴百合公司等百合加工企业达32家,拥有库容量达2500多吨的大小冷库15座。
袁家湾村现有村民286户1543人,农作物主要以种植百合为主,面积约1200亩,村民们80%以上的收入来自百合。
这几年,村民看到百合产业兴旺,自己的承包地不够发展百合产业,大多村民走出村子,在榆中、临洮等地租种百合。
(转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日前市农研中心果树站技术人员深入孟家山村干旱山区生态果树试验示范点,实地...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