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 做绿色农药的高级配方师 本报记者专访省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刘锦霞

兰州晚报 2020-07-07 00:57 大字

刘锦霞(前)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病虫灾害

“今年提前在地里放一次生物农药,鼢鼠洞口放些诱剂?”6月初,省科学院生物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刘锦霞研究员再赴试验地所在的榆中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顶着太阳和农户研究如何应对近期的病虫害和猖獗的鼠害。近年来,她创制的系列生物农药、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成套绿色防治技术,已在榆中、玉门、白银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对目标病虫害的平均防治效果在70%以上,经济损失率低于5%。近5年平均增产率为6.8%以上,累计新增产值约3000万元以上。

“科研人员得有情怀,不能说完成了一个项目,就算交了差。哪怕增产5%,对农户来年的生活也会有所改变。”46岁的刘锦霞是甘肃镇原人,大学学药,进所之初也做药。2004年有次去黄瓜棚,发现农户打药频繁,费工费钱不说,若有农残,食品安全就成问题。“我想,如果能让人吃的果蔬安全了,自然会少生病,意义不更大吗?”刘锦霞就此转向做生物农药。基础研究可以借鉴一部分,但应用研究全部得重新开始,植物学、昆虫学、病理学、植保学更得从头学起。“每上一个项目,买一大摞书,向可以请教的每个人学习。”

新型生物农药研发过程漫长,研发出的生物农药,须做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田间试验,才能让技术基本成熟。团队八个骨干成员分工合作,“实验室进行资源发掘、新制剂开发,3月至10月做试验验证,下一个冬天来临再改进。”俊梅合作社1000多亩马铃薯,因用了她团队的绿色防控理念和技术,晚疫病得到控制且平均产量提高了14%。除马铃薯,该团队在高原夏菜病虫害生物防控上也做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由她主持完成的“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与示范应用”喜获2018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她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计划项目达30余项,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2018年省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刘锦霞获优秀人才奖。

“科研需要坚持创新!要站在用户和农资企业角度,做效果好、成本低的产品,助农增收,服务企业。”这是她和团队一直追求的目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何燕文/图

新闻推荐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对兰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债权资产处置的补充公告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甘肃分公司”)已于2020年7月2日10∶00至2020年7月3日10∶00...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