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与梦想

兰州晚报 2020-06-09 01:43 大字

庚子之年的新春来临之际,一场由新冠病毒制造的劫难从美丽的江城武汉蔓延到全国。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人员临危不惧响应党的召唤,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武汉,与病毒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我被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大爱和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陆续写下了一些凝聚着自己真情实感的诗文。3月10日《兰州晚报》“兰苑”副刊在醒目的位置,刊发了我的诗作《逆行者》,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回顾自己大半生走过的文学之路,从最初处女作的萌芽到之后满载着丰收喜悦的风雨历程,我与《兰州晚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水的岁月冲不淡缕缕往事及美好的记忆。

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考落榜的我不甘心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于是拾起了学生时代的文学梦,读书、写作成了我劳动之余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的希望。可是年复一年,投出的稿子总是石沉大海,免不了一次次地灰心失望。1988年在家乡的春节庙会上,偶遇一位在县城工作的同乡朋友,他悄悄告诉我,在《兰州晚报》农村版副刊做编辑的金吉泰老师看过我的稿件,说文字功底不错,鼓励我坚持写作不要放弃。金老师的捎话就像一针强心剂,让我拾回了丢失的信心。1988年一个洒满金色阳光的秋天,忽然收到了一份《兰州晚报(农村版)》寄来的样报,我创作的体现家乡农民新生活的小说《山磨儿》在副刊头条的位置发表了,责任编辑就是榆中本土大名鼎鼎的作家金吉泰。更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天,金老师徒步跋涉好几里的山路来到我家,坐在简陋的炕头上,一页页阅读我在学生作业本上涂抹的文稿,对我贴近生活、具有乡土特色的创作风格给予充分肯定。金老师说,《兰州晚报》就是咱家乡农民耕耘的一方责任田,扶持本土作者是报纸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我勤写,多多投稿。从此,《兰州晚报》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圣殿的大门,成为我毕生耕耘、收获春花秋实的庄稼地。《尤相爷出场》《扬场》《牛肉面恋着平民百姓》《兴隆山中的烈士陵园》等许多具有本土文化底蕴,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小说、散文、诗歌频频登上晚报副刊,并在屡次征文中获奖,给身处逆境的我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并给予我锲而不舍、继续创作的巨大动力。年复一年,我的作品不仅在省内的《兰州日报》《甘肃日报》《飞天》发表,还登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等大刊。由于创作上的成绩,2006年,我被招聘到榆中县广电局做了一名编辑记者,《兰州晚报》就成了我形影不离的良师益友。晚报副刊上的散文清新隽永,精美耐读,让我受益匪浅,享用终生。

2008年3月的一天,《兰州晚报》记者彭维国专程来县城采访我,并以《落榜不是终点,诗中自有胸怀》为题,在当年3月24日的晚报上做了专题报道。这是《兰州晚报》对我文学上的认可和极大的鼓励。

回首30余年的文学之路,《兰州晚报》始终对我不离不弃,风雨同行,从当初的青涩少年成了年逾花甲的白发老翁,依然相依相偎,痴心不改。它是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初恋,像那庄稼的花儿摇曳生姿,生生不息;又像是时光老人制作的千纸鹤,载着一个农民最初的梦想,翱翔在红叶漫卷、彩霞浸染的丽日晴空;它更是我人生之路上的知己与良师,理当铭记、感恩,祝愿晚报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尤效清

新闻推荐

6月3日20时起七里河部分区域停水48小时

6月1日,兰州城市供水集团发布消息,因兰州市七里河区S136号路管廊建设需将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相关管线进行改迁,经市政...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