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 兰州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天 优良天数比例为85.7%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兰州日报 2020-04-16 03:52 大字

【本报讯】今年是兰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考核年。4月15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增加、综合质量指数同比持续下降。

据悉,今年第一季度,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78天,前三个月优良天数分别为23天、27天、26天,同比增加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5.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未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在综合质量指数方面,第一季度兰州市综合质量指数5.52,同比下降6.3%,预测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5位左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指标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四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4%、5.5%、6.3%和18.5%,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两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出现轻微上升,升幅分别为2.2%和0.8%。在超标天气方面,第一季度兰州市超标天数13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5天,占超标总天数的38.5%,第一季度城区共出现沙尘天气6次,同比增加3次,影响天数10天,同比增加5天,是造成PM10超标5天的原因。细颗粒物(PM2.5)超标6天,占超标总天数的46.2%;本地人为源中二氧化氮(NO2)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2天,占超标总天数的15.4%,本地源中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汽柴油、生物质等一次能源)燃烧是造成细颗粒物和二氧化氮超标的主要因素。

此外,第一季度黄河兰州段为Ⅱ(二)类水质,与去年同期持平。地表水饮用水岸门桥水源的参评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二)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其中1月和2月均为Ⅰ(一)类水质,3月为Ⅱ(二)类水质,1月优于去年同期,2月和3月与去年同期持平。

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武卫红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将以“气、水、土、生态”为重点,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提升“兰州蓝”成色;今年兰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76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分别下降3.80%和5.56%)之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1.1%(同比持平)以上;二是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重点实施《兰州市2020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工程按期调度、推进,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开展枯水期黄河干支流水质加密监测和日巡查以及加快推进湟水流域红古段、黄河干流榆中段流域水污染防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净土”工程,加快治理修复污染地块,深入推进农业土壤污染防治,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方式方法,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土壤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与执法;四是持续推进全市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对全市8县区生态保护红线区人类干扰活动遥感监测开展试点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生态遥感数据比对,及时发现兰州市生态红线区范围内异常状况和违法行为,从源头防范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吕晟君

新闻推荐

全市商务领域疫情防控中保供稳市和复工复产先进单位名单

1.甘肃国芳综合超市有限公司2.兰州亚欧商厦有限责任公司3.兰州西单商场百货有限公司4.兰州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5.兰州...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