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跟随甘肃大山深处的农民工回家
新华社兰州1月10日电题:记者手记:跟随甘肃大山深处的农民工回家
新华社记者李杰、周圆
距过年还有十来天,在新疆打工的余仲权,兴奋地踏上了回家团圆的路。挎着帆布包,拎着手提袋,他走出了兰州火车站。记者按约定时间在这里和他碰面,接下来要跟着他一起乘坐汽车,去他位于大山深处的家里看一看。
沿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九曲十八弯的道路,一路向东,便是余仲权的家乡——中连川乡刘家岘村。这里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群山环绕,沟壑纵横。
记者和余仲权乘坐903路公交车,从兰州客运中心开行大约40分钟,到达了榆中县金崖镇。随着余仲权下车,再换乘922路公交车,这是通往他所在乡的汽车。
“过去每天只有一趟开往县城的班车,当天根本回不了家。”余仲权说,“那时班车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拿多了,压根儿挤不上去。现在每天有四趟公交车,好着哩。”
去年年初,榆中县开通试运营通往北部山区的921路、922路城乡公交,每天输送旅客数比原来多300余人,方便了山区民众出行。
从金崖镇到北部山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顺着翻修一新的柏油公路蜿蜒前行。车内空间大,噪音小,丝毫感受不到坐车的疲劳。“以前坐车走这条道,颠簸得厉害不说,车里更是挤得难受。”余仲权说。
两个小时后,余仲权指着前面的路口说:“到那里咱们就下车,然后再走20分钟就能到家。”
记者之前和车上乘客聊天时发现,中连川乡12个村子,有近一半都不在公交运行线路上。村民下车后,回家还得走几十分钟甚至两小时。
但余仲权却很知足。“过去是泥土路,一下雨完全没法走。如今水泥硬化路通到村,砖石路通到家,怎么说都方便着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目前全县1130个自然村中已有1007个实现通硬化路,占89.1%。
记者跟随余仲权的脚步,踏着砖石路,到了刘家岘村。余仲权和女儿常年在外务工,老伴在家早早地开始置办年货。看到他进门,老伴赶紧端出做好的饭菜。
坐下唠家常没多久,老伴就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兰州交发建集团已开通“城乡微公交”,村委会干部来家里征求发车时间。春节期间,公交车就能直接开到村子里,甚至覆盖一些偏远地方。
班车变公交,土路铺红砖,榆中县北部山区的居民出行越来越便捷。虽然回家之路还面临一些困难,但余仲权笑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都在变好。”(完)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王亚蓓)1月9日上午,2019兰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式暨2020兰州市首届全民冰雪嘉年华启...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