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需要的,就是我们最该关注的” 记市政府国资委驻村干部张辉

兰州晚报 2019-11-26 02:44 大字

张辉在大棚里检查食用菌的生长情况

自2017年10月张辉正式成为榆中县马坡乡尖山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抓党建促脱贫,配合各方力量积极推动市政府国资委扶贫项目落实落地,帮助尖山村村民2018年度实现了整村提前脱贫摘帽,尖山村综合考核名列全乡第一。

用手绘出居住图用脚丈量扶贫路

尖山村不仅是榆中县马坡乡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也是榆中南部二阴贫困带上的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接连两场降雪后的尖山村,早已有了寒意。身着厚重棉袄的张辉正坐在电脑前汇总近期扶贫情况,不到10平方米的宿舍内三张桌子、一个文件柜、一张高低床基本占满了宿舍。

“刚驻村时,看到村民住的是土坯房,买件基本生活用品要走5公里多的山路,特别是工作不被村民、村社干部理解时,倍感‘压力山大’,想打退堂鼓。”张辉回忆驻村时最艰难的日子哽咽地说,“但静下心来想想,扶贫工作就是‘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组织既然派我来这,来当这个第一书记,就是给我最大的担当和使命,为了让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我可以抛家舍业,一定要干出个样子。”

就这样,张辉扑下身子,用脚步丈量尖山村的每一个角落,用手绘画出村内八社每一户村民家居住的位置,满满七页纸用不同图案清楚标注着建档立卡户、有无残障人员、有无60岁以上老人、是否长期外出等信息及道路硬化情况。“尖山村288户、9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8户,低保户33户87人,留守人户110户,多为老弱病残人员、重症患者4人。”记录在张辉民情日记里的这一串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是他在驻村工作中最直接的反映。寒冬腊月,山风刮在张辉及队员们脸上如小刀,渗出的汗水将衣服冻得硬梆梆的,但张辉带领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

村民的幸福感提升了

经过多次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领导班子的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后,张辉通过交心聚力,使村里两委班子、全体党员拧成一股绳,形成了主心骨,并将工作重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标脱贫验收标准找短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找项目。

面对村民安全饮水无保障的现状,工作队积极联系中央企业、市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捐资709万元开工建设了尖山村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为了这一民生工程,张辉拿着材料四处奔走,邀请专业人员专赴有关国家部委协商,最终经国家林业总局同意,省林业厅批准,2019年2月项目取得行政许可批复。目前,人饮水取水点建成投入使用。尖山村五社村民杨在峰兴奋地说:“这可是尖山村几代人的企盼,多亏了张书记。”杨在峰告诉记者,在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的共同带领下,通过“六改三清”“村容村貌改造”“危房改造”“异地搬迁”“产业到户”“重点人员管控”“厕所革命”等工程和项目,尖山村村民的幸福感逐渐提升了。

多项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实现脱贫

扶贫必须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立志比扶智更重要。在市政府国资委、兰州三维大数据标准化研究院的支持下,张辉积极协调引进社会资本70万元,兴建了尖山便民文化活动中心,引入智能信息化缴费平台,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商务服务。针对村集体经济空白,工作队利用市属国有企业优势,投资320万元成立了兰州兴丰食用菌种植公司,建设食用菌种植工厂,而且成立了尖山村保洁队,让贫困户通过参加公益性岗位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脱贫。面对取得的这些成绩,张辉说:“村民需要的,就是我们最该关注的。今后,我们的工作都会以这个标准来展开。”

随着多个项目的开工建设,尖山村变得热闹起来,一辆辆工程车辆上山,叮当作响的砌砖声,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尖山村村民也渐渐把驻村工作队员当成了亲人。每当听到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过城里人这样干工作的,我们这里有希望了”这样的评价,张辉和驻村工作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深受感动,干劲更足了。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莉文/图

新闻推荐

60年3代人,创造12.9万亩绿色奇迹 榆中县贡井林场造林纪实

冬日的贡井林场护林员们在修剪树木火彦君在查看林场树苗生态北山鸡冠梁林站旧址榆中广袤的北山,以荒凉、干旱和难以生存著...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