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城市文章向精细化迈进 榆中县提品质美形象打造精致“副中心”

兰州日报 2019-10-14 02:23 大字

全民运动微波粼粼幸福生活旅游胜地田园风光县城全景图鲜花朵朵

陇上生态奇迹,一街一景的门牌,“产、镇、人、文”相融的“高颜值”特色小镇,扑面而来的田园乡风,清爽整洁的背街小巷,鳞次栉比的康庄大道……都让人们感受到了榆中近几年从外到里的大变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都市形象美颜升级,从细微之处彰显精致魅力。

细微之处彰显精致生活

要发展精致城市,就要在硬件和软件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科学的目标,层层传导、层层分解,切实将每项举措落到实处。不仅要在交通、环境等公共建设方面下功夫,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精当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榆中在打造精致城市新名片的同时,离不开众多“精致”元素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城市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作为千年古县,榆中文化积淀丰厚,县内共有各类文物点307处,革命遗址53处,纪念场馆2处,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140处,青城镇、金崖镇为“中华历史文化名镇”……精致本身就是榆中文化的主要特点,七月官神、马衔山原生态秧歌、青城水烟制作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集中体现了榆中精致文化的重要特色。

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致榆中,打磨精致城市,榆中首先在精当规划先行做起了文章。

用榆中规划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好“四高”。在牢牢把握精致城市这一定位的基础上,高标准实施城市规划设计先行,高标准提升城市内涵,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工匠精神打造出具有榆中特色的精致城市新名片。

2018年6月经兰州市规划局组织专家审查榆中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初步成果时指出,榆中具备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具备承担城关中心职能疏解的基础,具备引领“新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这份研究成果更是提振了榆中全力打造精致城市的信心。

榆中以建设兰州榆中生态新城、陇右文化山水旅游名城为目标,根据区域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南游、北药、东工、西商、中农”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县城核心组团及和平、定连、夏官营、金来、青城、甘草、南山、北山组团竞相发展的“一主八副、多节点”网络状的县域城镇发展新格局。

榆中作为“一心两翼”兰州城市格局中的一翼,正在依托建设兰州现代化城市副中心,承担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交往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休闲康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教培训基地六大职能,规划形成“一轴双核四片”的空间结构,以精当规划先行为精致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走在今日的榆中大地,大到正在建设中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道路,小到公交车站台、垃圾箱、路灯等都是榆中的一张新名片。路人和游人无不被眼前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所融入的精心设计拍手称绝。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座城市的道路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看着我们榆中一条条新修道路建成通车,交通四通八达,真是特别激动。”日前,在榆中县部分道路通车仪式上,围观的群众纷纷这样说。

据悉,2019年拟建设榆中县纬七路新建工程、纬八路新建工程等8条道路8.77公里。下一步,榆中县将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疏通道路“肠梗阻”,努力把新建的十条市政道路建设成为展示城市新形象的优质工程、满意工程、惠民工程,同时加大推进兴隆山大道三期,环城东路榆定路,经八经九等道路建设。不断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全面开启榆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和“快车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榆中,在1100盏芙蓉灯的映衬下,宛如一条威武的长龙横卧在美丽的榆中盆地,蓄力腾飞。挺立的城门,八街九陌,商贾云集……昔日的“乡里人”如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城市的魅力,纷纷在“朋友圈”里展示着这份对榆中强烈的荣燿感、幸福感和归宿感。

榆中县住建局按照“规划出精品,建设增亮点,管理上台阶,经营求突破,服务抓提升”的思路,坚持运用“多规合一”的城乡统筹规划成果,实行“一张蓝图”统一规划、“一张表格”协同审批、“一套机制”项目生成,确保空间形态、体量尺度、风格色彩、环境景观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着力塑造具有人文魅力、生机活力、特色鲜明的榆中新形象。

在榆中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很多执法干部早晨不到4时出门,晚上10时还在工作岗位上坚守,他们是环境卫生全天候的美容师,是背街小巷和野广告等城乡面貌脏源点和难点整治的攻坚者,是文明宜居城市建设的管理者,也是精致榆中的管理者。

为了打响榆中城市精致管理的名片,按照总体设计、打造样板、逐段实施的思路,结合文明城市和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投资800余万元,对县城中心广场周边、栖云北路、太白东路、太白西路、环城西路、兴隆路共计1165户商铺105776平方米的门头牌匾进行了提升改造。

在榆中,每天早晚都有跟着摊贩“赶市”的执法人员,耐心引导他们有序经营。停车位紧张,执法人员就联合交警对县城范围内允许车辆停放的区域进行重新划线,在人行道安装隔离桩和隔离石球,有效改变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以前我们农村人最怕进城找不到公厕。现在好了,随处都能看到免费的公厕,还都特别干净。交通也特别方便,我们农闲了就爱上县城转转。”家住榆中县三角城乡华家营村的刘雪花说。

榆中原先的公厕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条沟高位水箱冲式公厕。为了做好公厕改革,榆中县执法局还积极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在金牛广场和县医院门口新安装移动公厕2座,对县城原有5座公厕进行彻底改造维修,让如厕都成为一件幸福事。

榆中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县执法局局长滕志永介绍说,城市管理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在去年实行“2+1+2+2+1”的工作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2019年将确保各项工作逐步向大城市标准看齐,向精细化、标准化迈进。同时,将大力整治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严肃查处存量违法建设,有效维护城乡建设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我的心愿是办理一张失业证”“孙女想要一套先修课本”“我想要一把轮椅”……这是栖云北路社区面向生活困难群众、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征集到的“微心愿”。

社区干部通过上门走访慰问、发放心愿卡、发布群公告等方式广泛征集到各类“微心愿”42条,并逐一销号圆梦。同时,还开展“志愿者服务月”共建主题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普及、健康检测、免费理发等全方位的精准服务。

榆中县行政服务中心围绕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配合相关单位对全县191项行政许可、64项公共服务和374项便民服务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要件、办事流程、办结时限以及办理地点和联系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在甘肃政务服务网榆中子站进行了时时更新,通过创新服务举措,有力促进了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的提档升级。

“之前丢了营业执照,心里特别着急,给服务中心打电话询问,工作人员特别热心,帮助我们联系登报挂失,还一一告知补办手续……”商户王菊英说,“在榆中这座城市,我们夫妻从商20多年了,看准的不仅仅是这里的市场,这里的政府服务环境,更是让我们暖心!”

特色旅游处处精致美丽

2019年,榆中县按照“浪榆中赏美景”和“登陇右名山逛青城古镇体田园生活尝农家饭菜住民宿窑洞享幸福人生”的思路,打造榆中一日游、二日游,通过调查摸底、制定方案、体验论证,制定合理线路,在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等2小时车程周边城市进行推介宣传,全面提升榆中县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依托特色旅游,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生活。

青城古镇有着陇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称!从兰州出发,一路行至榆中县北部,黄河南岸,突然在黄土、黄河中闪现一座虽古朴却鲜艳的小镇。这里沃野千里,盛夏仍气候凉爽,黄河丰富的水流灌溉滋润着这里的生灵,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鱼米之乡”,这里就是青城古镇。一条条小巷里有老房子安静地散发着古韵的余香,街头叫卖声此起彼伏,自行车吱呀呀地穿行在石板路上,这就是青城古镇映入眼帘最初的模样。

在青城古镇的城隍庙前,全镇中最开阔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传神而英武的塑像——北宋时代名将狄青。狄青勇而善谋,最知名的莫过于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欧阳修评价他为:“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

青城之“青”就来源于狄青之“青”。据史料记载,唐朝在此修筑龙沟堡,北宋仁宗年间,时任秦州刺史的宋朝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龙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

如今,青城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水烟文化、科举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家族文化和饮食文化。在这样一个因水烟而起的古镇,读书却意外地成为了每个人的信仰,书院成了全镇最庄严而神圣的所在。这里陈列着山、陕客商对知识的敬重,更是他们在生意之外的精神家园。走进青城,数百年的记忆便开始回望,为每一位来客诉说忧伤和喜悦。

这个夏天和秋天的乡村游让榆中沸腾

8月24日至25日,素朴·李家庄花间田的音乐节着实让榆中沸腾了许久。几万人聚集在万亩花海,赏花看景听音乐。

“我们是从兰州来的,一到这里就被这里的花海、绿地吸引了,感觉空间大,视野宽广,游乐设施也特别多,还可以听知名乐队唱歌。感觉非常好。”前来游玩的游客说。

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位于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总占地面积25600亩,总投资34亿元,是全国首批、西北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从今年夏季开始,鲜花烂漫,与兴隆山松柏相映,风景相映成趣。尤其花间田千亩花海观赏区建设项目的全面营运,集梯田花海、纳田花海、山地缓坡花海、阳光草坪,艺术景观塔,民俗故事盒等在内的花间田成了都市大兰州旅游的洼地,成为周边百姓休闲纳凉的网红打卡地。按照生产、产业、经营、生态、运营、服务6大体系及烂漫花海区、李家庄小镇、生态田园区、养生养老区、田园野趣区、亲子体验区、榆兴农庄体验区、智慧农业区、生态养殖区9大功能区域,全力打造智慧农业种植、千亩观赏花海、民俗餐饮、亲子体验、开心农场体验、康体养生养老、森林王国、农产品检测中心、作坊一条街、农耕博物馆等25个重点建设项目。

浪街村位于榆中县小康营乡,距县城5公里,村落东西狭长,西临兴隆山脉,北与具有神话气息的凤凰山相接,旁邻栖云之山。浪街村有“勾起现代人的乡愁情怀,呼唤现代人的回家旅途”之美称。走在浪街青砖铺就的古朴小吃街上,各类仿古建筑林林总总,屋檐高挑、错落有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很有古韵。“北京爆肚”“陕西油泼扯面”等各个小吃店鳞次栉比,游客天南地北的口音夹杂着商户招揽生意的吆喝声,十分热闹。

近年来,按照“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浪街村立足村域实际,引进冷凉型蔬菜种植,建设山东寿光第四代日光温室大棚70多座,引进一边倒油桃、西甜瓜、西葫芦、藜麦和多肉等新特品种发展特色种植。同时,依托浪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资金,流转土地,打造老家·浪街旅游综合体,构建以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浪街很有感觉,确实能引起人的一种乡愁情怀,来一次让人回味无穷。”游客张静说。

马坡乡地处榆中的南山地区,位于兴隆山风景区后山,属高寒二阴山区,是盛夏避暑胜地。马坡乡党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马坡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自然风光和文化基因传承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突出做好“旅游+”文章,促进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双轨发展。

2017年,甘肃啣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马坡乡羊寨村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流转土地2000多亩打造高山梯田花海,其中种植油菜花1000亩、藜麦1000亩,立足于建成以生态景观为特征的兰州城市后花园,将打造成集民宿旅游、田园体验、自驾、骑行、徒步观光为内容的生态旅游带。筹建了旅游康养示范区,吸引游客慕名前来观光体验,随着羊寨旅游康养示范区项目的推进,马坡羊寨花海将成为在当地更具影响力的旅游景区之一。

看完李家庄的花间田,到浪街浪一圈,再到马坡赏赏花。榆中乡村游让榆中的这个夏天持续“沸腾”,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的环境改善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到户外去走一走,看看美景,放松心情,放飞自我。

近两年,榆中不断打造乡村游,通过旅游来带动经济,提升城市的品质,打造精致生活。

榆中县深入挖掘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旅游项目评选活动,推出一批特色旅游项目,精心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两大龙头品牌”(兴隆山、青城古镇),建设“四个红色旅游景点”(张一悟纪念馆、兰州战役彭总指挥所、兴隆山烈士陵园、兰州战役遗址遗迹),打造七大“精品景点”(兴隆山、青城古镇、官滩沟、石门沟、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石源、老家·浪街)和九个“特色乡村”(兴隆山村、分豁岔村、东湾村、菜籽山村、和平村、旧庄沟村、张家寺村、哈班岔村、徐家峡村),对榆中县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产品进行逐步优化。

按照旅游需求个性化要求,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鼓励企业实行旅游服务规范和承诺,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目录,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推进服务智能化,谋划建立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兴隆山、青城古镇等主要旅游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加大实施道路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方便和满足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居民节假日休闲出行。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实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全县现有旅游厕所75座。

城乡同步高质量发展

榆中的变化如今最显眼的莫过于百姓生活的变化。几年来,榆中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着力改善交通、水利、住房等基础条件。在群众住房建设方面,先后投资55.23亿元实施政府家属院、西关新村、环城西路、李家庄、周前村、和平社等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安置房7364套。先后完成5个“三不管”楼院改造项目。

按照“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城市发展定位和城市管理标准,榆中县突出顶层规划,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乡村综合治理力度,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布局生态创新城路网,完善污水管网建设、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在路网改造过程中,目前榆中县投资104.16亿元实施了榆三路、宝兰客专进站道路、兴隆山大道二期等20条30.4公里重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县城建成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新建节能路灯847盏,改造老旧路灯1003盏。完成天然气进县城工程建设调压站及设备安装和14.8公里管线埋设,实施西环路热源厂二期项目、三电锅炉房“煤改气”工程,启动实施榆中县第二热源厂建设。完善城乡路网建设。南绕城高速公路榆中段建成通车,完成G312线榆中段、小双公路、G309(榆中段)维修改造工作。国道312线清水至苦水公路、省道217线景泰至定西公路榆中段改建一期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投资1亿元,完成榆中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制工作,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大力建设水利工程。投资1.87亿元,建成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6项,解决了饮水不稳定问题。争取3亿元,续建引洮配套工程,历史性解决了榆中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投资1.5亿元,完成三电2座泵站改造,启动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5万亩,建成面山绿化片区1.05万亩,农田灌溉片区7个1.3万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李武季桂珍卞恩凯文/图

新闻推荐

长假·盘点

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70.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3亿元。A级景区接待人数53.99万人次,其中,嘉峪关关城接待14.94万人次,方特...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