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村支书的诗与远方
黄治文作品
一场夜雨润泽万物的清晨,忽然接到远在北山僻壤的文友黄志文打来的电话,请我给他即将出版的散文诗集《北山修辞》写点啥,这个着实让我惊喜不已。喜的是在这个金风送爽、五谷飘香的季节,勤奋笔耕的好友又有了崭新的收获,值得祝贺。
志文从20岁起就担任了村上的干部,从文书、村主任到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为乡亲们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操心奔忙,手头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在这样的条件和繁忙的间隙还能坚持文学创作,笔耕不辍,其精神可嘉,令人佩服。
大爱之心,家园情怀。通读志文的每一篇作品,字里行间渗透了一个浓浓的爱字。他用一只斑斓多彩的诗笔,把一腔挚爱,赤子情怀注入乡土的脉管,滴进家乡的一草一木。志文的爱是满含疼痛的,他写恶劣的生存环境:“荒凉是一根根毒刺,深深扎在北山人的眼中,恓惶是一块块毒瘤,牢牢长在北山人的心中。”(《捧一片绿色祭奠北山》);“在北山,贫瘠是抹不去的硬伤,干旱是一条忧伤的河流,”爱到深处,才能触摸到家园那些看不见的伤口,这样的文字像一只有力的手会攥住你的心灵,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苍凉浑厚的意象,彰显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窑洞、水窖、红柳、柠条、山野杏花、迎风的芨芨草……志文调动了家乡原生态的风物、身边的一草一木,这些在别人眼中司空见惯的景物,在志文笔下却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情感喷涌的出口,热血激荡的脉管,翩翩舞动的精灵,给他的作品涂上了鲜明的地域色彩,打上了北山文化符号的烙印。他笔下的窑洞:“是一张张喘着粗气又喊不出苦的嘴巴,”(《捧一片绿色祭奠北山》);“是落雪不可能抚平的伤口,”(《故乡的落雪是孤独的》)。他眼中的杏林“能够和晚霞对抗”,“在秋风中燃烧”,并发出“猎猎之声”,(《故乡,秋风引渡红叶》);而红柳是“一根伸向天空的骨头,”(《红柳,一根伸向天空的骨头,》),多么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状物写人,写到了骨头里。他写姗姗来迟的一场雨:“好像憋了好久好久的一声嚎啕,北山的天和地忽然哭出了声音”(《与一场雨声为伍》),抒发家乡人盼雨、喜雨的心声,情景相融,悲喜交织,这样的文字足以让那些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黯然失色。
志文的诗记录了新时代背景下家乡农民的生活现状,是反应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志文的家乡榆中北山是典型的陇中黄土高原,十年九旱,生存环境恶劣,志文的诗并不回避农民生活的艰辛,他眼中的父老乡亲总是“艰难地跪着,在自己的膝盖下寻找黄金。”(《永远的匍匐是对土地虔诚的顶礼》);但为了生存,“人们将铁和钙植入骨头,”(《诅咒太阳是对自然心存的反骨》),多么富有穿透力的表达,把家乡人民不屈服于命运安排,跟贫穷作斗争的气概表现得入木三分。“连绵起伏的荒山,像干裂已久的黑面馒头。”“这里,曾经有人为刨一具榆木犁头而发愁;这里,曾经有人为找一柄杨木锄把而犯难。”(《捧一片绿色祭奠北山》),是北山人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但乡亲们并不屈服于大自然的严酷暴虐,“再造一片风景秀美的好山河”,是新时代的召唤,凝聚起北山人战天斗地的豪情和干劲。志文的诗喊出父老乡亲的心声,为这一改天换地的壮举擂鼓助威:“庙里烧一炷香,不如山中栽一棵树。”
志文是北山民俗文化的寻根者,也是农民精神文化的领头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历史前进的车轮不可阻挡。乡土上那些原生态的民俗风物,老祖宗们的遗产和创造的物质财富正在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山农民的儿子,他深感痛惜,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他要留住北山的根,传承丰厚的北山农耕文化,让后代们饮水思源,温故而知新,激发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的强大干劲和动力。志文不仅在诗里寻根思源,他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大山深处建起了一座见证北山历史的“农耕民俗记忆馆”,让父辈们那些消失了的珍贵遗产重新复活在当代人的眼前。他还在村委会建起农家书屋、文化健身广场,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腰包鼓起来的父老乡亲能够在精神上脱贫致富。
当然,志文的诗文还有许多上升的空间,存在意蕴不够含蓄、结构有点松散、有些语句生硬、不够精炼,直率有余而韵味不足,这些还有待学习、继续提高。
□尤效清
新闻推荐
甘肃省创新公路项目融资建设模式 “建养一体化”促普通省道农村公路加快建设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严存义)近日,记者来到甘肃省第一批“建养一体化”普通省道建设示范项目——S229线榆中至陇...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