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进来” 榆林中学写好品牌高中“奋进之笔”
近年来,榆林中学瞄准普通高中发展攻坚新方向,秉承“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为教师创造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在积极练好课堂教学改革、精细化管理、骨干教师培养“内功”的同时,创新谋划学校发展思路,主动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从更好、更高的源头为学校内涵发展引来了“活水”,进一步带动学校品牌高中建设。
放眼全局
理念创新打开突破口
从1903年建校至今,榆林中学因一大批名师从教,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因此成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办学底蕴的百年名校。立足新时代,如何使这所优质高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学校上下乃至社会各界普遍热议的话题。
榆中人思考了,榆中人讨论了,集思广益的结果,汇总成了一句话——“努力办成榆林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心动更要行动,说出了就马上做。学校一班人按照榆林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制定了《榆林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17-2022年)》和《榆林中学创建品牌高中实施方案》,在目标管理的“起跑线”上谋划学校发展大计。向上联系北京大学合作开展“博雅教育”,横向联系山东省昌乐二中开展教师跟岗培训,名校、名师优质资源成为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动力”。
“模式”+“模块”
“精高深”办学立德树人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百年名校要培养出“怀天下、求真知、报国家”的榆中学子,自然就要将着力点放在知识和人才方面。为此,榆林中学与北京大学通过全方位论证,确立了“精、高、深”的合作办学模式,并通过精选模式、巧设模块,起到了“立样子”“打底子”的导向作用。
“精”,即开设精品型课程。立足于对接大学自主招生,借助《英文经典》《人文与思想经典》等精品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沟通和人际交流能力。
“高”,即高层次型人才定期授课。以开展博雅教育为载体,择优遴选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组成博雅班,聘请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北大博士徐斌(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清雨(曾任美国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英文系助教)、夏宇阳(曾在北大附中主讲古典诗歌选修课)等,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授课。
“深”,即将深度交流学习贯穿全学年。每周一次授课,课上重点培养基于学习需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师生间就学习方法、生涯规划等进行深度交流;假期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北大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
教师当“学生”
“充放电”打通教改堵点
“在谋求品牌高中创建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踩准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时代节拍,要时刻关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真正做到‘教学工作,改革先行;教师成长,培训先行’。”榆林中学校长刘志华说。
为了打通课堂教学改革的堵点,今年4月,榆林中学与山东省潍坊市271教育集团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重点围绕课程建设、校本研修、学生自主管理等内容,组织教师分批次到昌乐二中轮训,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各年级学科组长、生物组全体教师在内的54名教师完成培训。参训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起到了充电、蓄电的作用。而在学成归来后,这些教师自然要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放电”,让本学科组所有教师共享培训成果。
目前,榆林中学还计划利用“扬州榆林教育对口交流合作”的平台,将合作办学路径延伸到扬州市各大名校,努力在学生学业水平发展、学校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真学、真看、取真经,确保东部地区教育同行的好经验、好做法早日在榆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学校早日实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品牌高中的“榆中梦”。
文/本报记者满孝永
新闻推荐
□塞上一指美丽的马啣山之阴,兴隆山之阳,两条山系中连接两条山脉的最高处分水岭,就是我的老家。地名是马坡乡羊寨村,村中有...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