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白家坪
林岚
曾记得有一句名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我眼中,撒拉族同胞马俊义就是这么一个不平凡的人。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幸认识了撒拉族同胞马俊义。再次走进秋日的林区,这里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让我觉得恍如来到了一处精心修葺的园林。位于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白家坪公墓区掩映在满山遍野的苍松翠柏之中,这里绿意盎然、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满山遍野闪烁着万紫千红的光芒。
虽然时令尚早,但清晨的林区已经有了丝丝寒意。我们刚刚踏上通往公墓区的、由细粒砂石料铺就的林间小路,就看见公墓区管理所的副所长马俊义身穿工作服站在晨曦中。不知为什么,每次看见这个黝黑脸膛的撒拉族同胞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感动?羡慕?……当提起公墓区竟然有这么优美的生态环境时,有些木讷寡言的马俊义便滔滔不绝地讲述。
马俊义1981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85年复员回乡,先后在榆中县民政局等多家单位工作,从1997年5月份开始全面负责白家坪公墓区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公墓区刚刚建成之初,面对四周光秃秃的荒山和许多棘手的问题,马俊义不分白天黑夜、四处奔波协调,克服了资金困难等诸多的现实问题,建成了通往公墓区的道路,并设法开展墓区绿化工作。20多年来,马俊义积极组织工作人员绿化公墓区周边荒山荒坡,从最初移栽几十株侧柏、刺柏到近年来平均每年栽植2000多株的大面积绿化。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计划地实施了水利工程,铺设了绿化上水管道,保证了公墓区的林木成活率。如今占地200亩的公墓区除了槐树、沙枣、侧柏、刺柏外,还有松柏、杨树、柳树等17种之多,使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绚丽多姿的绿装。
每逢植树造林时节,马俊义总是和工人们一起超负荷工作,白天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作日,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甚至挑灯夜战,常常为了浇水灌溉林木守护到夜里12点以后,愣是将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人生“后花园”。由于生态环境变好了,野鸡、班鸠等十几种飞禽,每到枣树开花、槐花飘香的时候就纷至沓来。那一声声在山林间回荡着的啁啾鸟啼。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要经常去所辖林地的公墓区检查护林防火及安全生产等工作,大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小到督促宣传横幅的悬挂、防火标语的书写等……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要用心的,也是琐碎的。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同胞的习俗习惯,许多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充满疑惑的。每当这个时候,马俊义总是力所能及地想方设法,多方积极协调,帮助、配合我们把工作做的更好。在他的工作日程中,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在从事公墓区管理工作的20多年来,无论是在墓区绿化树木的选苗,定价、运输、栽种工作中,他都亲自把关、跟踪指导,就是当少数民族群众有人去世要准备安葬时,他也是不管任何时候接到电话,就第一时间赶过去,尽心尽力帮助操办后事,直到逝者入土为安……
穿行在林荫遮盖的林区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那每一株树木传递给我们的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一抹绿色都给我们带来生机盎然的清新气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岳程从榆中县东南部的甘草店镇出发,沿着山路向北,车行约半小时,便来到榆中县韦营乡武家窑村。武家窑村...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