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老月饼最有中秋味

兰州晚报 2018-09-25 11:10 大字

自制蒸月饼顾客盈门

兰州晚报讯(记者滕效宏田玥文/图)9月24日,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月饼自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如今,超市里卖的广式月饼式样及品种繁多,纯手工的月饼却很少见到。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市民还是对手工月饼情有独钟,甚至热衷于自制月饼。因为那是自己熟悉的味道,饱含太多的记忆。此外,以糖油锅盔为代表的传统老兰州月饼依然深受兰州人喜爱。在很多兰州人的心中,一块传统老兰州月饼,或许才最有中秋节的味道。

1手工月饼里的“老味道”

中秋节前一天,安宁区学府美苑的魏女士在家中忙着发酵面团蒸月饼,原料以面粉、鸡蛋、清油、姜黄为主。“在农村长大的我,小时候在家看着奶奶、妈妈自制月饼。那时候,农村的老家生活条件比较差,家里有大锅大灶,中秋节快到的时候,奶奶和妈妈就会提前几天发酵面团蒸月饼,一次就要蒸好多的月饼,要给姥爷家送几个。面团发好后,馅料也同时做好,馅料一般就是熬点茶面加红糖,再加点糖桂花。蒸好的月饼直径大约在30公分。”魏女士说。

不仅有市民在家里做月饼,在榆中县城,还有几家馒头店也在蒸月饼,但需要订制。在县城南关附近的一家馒头店,工作人员忙个不停。年近七旬的白老先生拄着拐杖来到店前排队。他说:“就是喜欢吃这个老味道,吃习惯了,每年中秋节都来买,每年都买原汁原味的。”据店老板介绍,他家的馒头店经营了多年,中秋节时会蒸一些月饼出售,平时也有一些家庭订制月饼。

家住城关区新港城附近的肖明利喜欢自己做月饼,虽然程序较为复杂,但她做起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就是因为喜欢。只见她和面、切段……一招一式,有模有样。70后的她告诉记者,她来自农村,小时候吃着妈妈自制月饼长大的,对自制月饼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2兰州传统月饼糖油锅盔受青睐

开在广武门立功巷里的“马兰花糖油锅盔”已经营了18个年头,每逢中秋节,很多市民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只为吃一口传统老兰州月饼。

9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立功巷,刚走进巷口,一股浓浓的糖油锅盔香味便扑面而来。店门口,顾客们排着十多米的长队。不大的店里,马兰花和她的家人忙活着,和面的、拌馅的、包馅的、压制的、烙饼的、包装的,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最近我们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和面、拌馅做准备工作,6点左右第一波顾客就来了,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休息。上午9点到下午5点人比较多,最多的时候排队排到了巷子口,得排两个小时才能买到,不少人专门从西固、安宁过来。”老板娘马兰花一边熟练地包馅一边说,“平时,我们一天平均卖出3000多个,中秋期间每天都能卖出上万个。”

一锅糖油锅盔新鲜出炉,焦黄色的表皮,散发出诱人香气。“没错,就是这个味。”一对母女刚付完钱就迫不及待掰开一块品尝了起来。排在她们身后的刘阿姨专门从雁滩过来排了半个小时队,一买就是30个,她说:“超市里卖的月饼虽然种类和口味很多,但我就是喜欢吃咱老兰州的月饼。”记者注意到,来买老月饼的顾客几乎都是10个起,不光自己吃还装礼品盒送亲戚朋友,还有不少顾客买了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

马兰花糖油锅盔的手艺是家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面是头一天发好的,里面放入菜籽油、鸡蛋和苦豆子和匀,馅料是将花生仁、黑芝麻、糖玫瑰、核桃仁、白糖五种材料加菜籽油制成。“糖油锅盔的制作就是传统工艺,也不是什么秘密,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选料、用心制作。”马兰花说。

新闻推荐

城市精致化更需人性化

为了解决打造精致城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榆中县首先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以群众满意为标...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