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故事 父母患病家境贫寒 男孩在爱心资助下完成学业考上名校

兰州晨报 2018-08-02 01:57 大字

家住榆中县清水驿乡清水村的王国海高考考出了理工类556分的好成绩,被中国石油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他和父母看了一遍又一遍。

王国海的母亲患有先天性甲亢,长期服药,父亲也因严重的骨质增生导致左腿无法用力,不能干重活。父母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种着两亩菜田收入微薄,又要经常吃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在王国海印象中,除了校服,自己从小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都是家里亲戚朋友送的旧衣服。上高中后,他省吃俭用才第一次自己买了一件新衣服和一双新鞋。现在,一家三口还住在爷爷留下的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三间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

幸而家族、社会的帮助,让他一直能顺利完成学业。小学时,书包、衣服、鞋子、文具都是亲戚朋友给的,有时老师们也会给他送米面和衣服。到了初中,他获得某基金会的资助和国家补贴,又以中考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榆中一中的“珍珠班”,获得爱心资助,一步步完成了学业。

尽管家庭条件不好,但王国海一直学习努力,“正因为家庭的贫困,才成为我学习的动力,我很早就认识到,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感谢一路上帮助过他的那些人,小学数学老师、初中物理老师、高中班主任、对口帮扶他家的水叔……他们的关怀,更让王国海加倍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高考结束后,王国海就去打工赚钱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送外卖,每天能赚100多元钱。

父母种的菜总是卖不出好价格,父亲面对着几毛钱一斤的菜花、莲花菜叹息,母亲催促:“快点干活吧,不然卖出不去了。”父亲拖着僵直的左腿,又埋头在地里劳作。每次看到这一幕,他都很心疼父母。在他的助学申请中这样写道:“人生纵有千万种繁华,父母却只有这两位,我要更加努力和认真地回报他们。面临眼前的困境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赶上。”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魏娟

新闻推荐

全国最大的单体土雕作品榆中“亮相”

【本报讯】近日,在榆中县李家庄村,一座长150米、高60米的巨型土雕作品即将完工,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前来参观,该作品的雕刻时...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